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国家级平台落户武汉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 2022-09-30 08:51 发布单位: 来源: 湖北日报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就直接关系到“中国饭碗”。湖北正大力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提高种业发展水平,打造“武汉· 中国种都”。荆楚大地,科研工作者为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奋力奔跑,江汉大学就有这样一批矢志不渝的追梦人。

给种子办“身份证”

提升种业原始创新动力

8月,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省召开,依托江汉大学原创MNP标记技术开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存证平台发布并上线运行。

“一个品种科学家可能花费10余年去选育,但是有的人可能‘稍作修改’,获得一个仿冒品种,就能拥有与原品种权人相同的权利。”江汉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院彭海教授说。2022年3月1日起,新《种子法》正式施行,最大亮点是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原始创新保护。围绕原始创新保护,彭海带领团队钻研了10余年。

2021年10月底,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江汉大学生物基因检测鉴定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基于多核苷酸多态性(MNP)标记技术标准取得CASL资质的单位,可为水稻、玉米、番茄、白菜、西瓜、猕猴桃等9种农作物提供品种真实性鉴定。

彭海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DNA鉴定技术MNP标记法,能从分子水平上,对原种子与对照种子进行检测,快速无误确定其身份。“这个技术是检测种子的DNA,我们知道通过DNA能确定人的身份,检测种子的DNA也可以确定种子身份。”彭海说。

通过MNP标记法,假冒种子无处遁形,这对于种业创新意义重大,将有力保护原始创新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种业创新,提升种业原始创新动力。

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存证平台就是基于MNP标记技术建立,不仅可为育种过程搭建信任机制,充分保护权利人技术秘密,促进种质资源流通便利,也可为种业产业主体提供更高水平的权利保障措施。

国家级平台落户武汉

助湖北种业鉴定技术腾飞

历尽艰辛,捷报频传。9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依托江汉大学建设农业农村部华中生物DNA指纹鉴定公共研发中心。该中心是武汉国家科创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创新平台,将依托彭海教授团队原创的MNP标记法开展技术研发工作。“这个消息振奋人心,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坚克难。”彭海教授说。

未来江汉大学团队将根据我国农业生物DNA指纹鉴定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种业、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通过计算机、生物等多学科的高度交叉和融合,研发农业生物DNA指纹鉴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标准,大幅度增强华中区域农业生物DNA指纹鉴定创新能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高地与数据高地,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助力种业发展的道路上,江大追梦人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也奋勇争先。湖北省食用豆类自然科技资源中心通过验收;湖北省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校外30亩试验基地建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段海生、蒋细旺、胡志辉等入选省科技副总和市科技特派员;美术学院“美丽乡约”团队也先后赴宜昌、十堰、武汉市等地累计开展墙体彩绘近5万平方米……

科研同样也成为支撑江汉大学大力发展教育教学、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石。近5年,学校获各类科研经费4.76亿元、国家基金项目110余项。知识产权授权16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0余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获各类科技奖项15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