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十五”期间科技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5-10-05 00:00 发布单位: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前 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展开,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全面渗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城市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
  “十五”时期是武汉市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基础、建框架的关键时期,发展是主题,经济结构调整是主线,开放先导和科技创新是动力,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技术支持成为新世纪初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五”科技发展计划,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并部署科技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条件和主要措施,对提高我市科技竞争力,推动新一轮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以人才为本,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武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简称“构建体系、推进两化、提高能力、强化支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五”科技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五项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政府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科技产业化。
  ——实施技术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实现技术跨越,带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要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体现武汉优势和特点、有较大市场潜力与产业带动作用、有跨越机遇的重要技术与产业领域,精心组织,优势集成,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自主创新。积极引导、扶持自主创新,尤其是重点技术与产业领域内的自主创新。把引进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坚持有选择、有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相结合。
  ——促进两化提升。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并重,攻克和推广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利用传统工业基础,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配套,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促进产业结构提升。
  ——体现以人为本。坚持人才队伍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并施,牢固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努力创造环境,优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
  (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综合科技实力处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建立和完善一批功能互补的高科技园区;造就和凝聚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把武汉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重点攻克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显著推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使我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水平,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接近国际同期水平。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建立,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比重达到30%。以武汉·中国光谷为龙头的高科技园区网络体系初步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初具规模,全市光电子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全市形成4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30家过10亿元、200家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全社会科技投入明显增加。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直接投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超过50%,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构达到20家以上,风险投资总规模达到100亿元。高新技术与资本市场进一步实现对接,在国内资本市场形成武汉科技板块,高新技术企业境内外上市15—20家,累计实现融资100亿元。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紧密,科技项目贷款总额达到100亿元。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累计实现引进外资10亿美元以上。
  ——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研究开发体系构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0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达到30家;国外来汉研发机构达到10家。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达到20家以上。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50万人以上,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达到100人。培养和引进100名国际国内知名的科学家,造就1000名懂技术、善经营、适应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家和1000名能够解决重大系统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和风险投资家队伍。
  二、战略部署与重点任务
   “十五”期间,武汉市科技工作必须坚持以国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坚持以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为主题,围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两大战略任务,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制造业高新技术化、农业科技产业化、城市数字化、科技资源优化五大工程。
  (一)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特色,加强集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技术创新源泉、主体和载体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链的完善、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协调互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武汉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先导产业。
  1、以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宗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建设。
  “十五”期间,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的原则,以顺应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突出战略必争领域、发挥武汉科技领先优势、形成新兴产业群为标准,选择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把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环保科技产业培育成为武汉新的支柱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化。以光纤通信、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安全、信息资源与系统、光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重点研究开发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光通信系统技术、宽带个人通信技术、光子集成技术、电子商务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新型激光器、激光工业加工成套设备、激光生物医学技术设备、光学元器件等能量光电子产品群;新型光纤光缆及其配套材料、光通信器件及光电集成、光通信系统及设备、IP网络通信设备、新一代高速信息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无线接入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设备等信息光电子产品群;光存贮设备、光纤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光显示器件与设备、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片式元器件、通信开关电源、光电数字成像系列产品、微光成像技术及产品、红外光电探测技术及产品、超快诊断光电子技术及产品、数字音频视频产品等应用光电子产品群;GPS/GIS/RS软件、制造业信息集成软件、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软件、安全软件、多媒体教育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系统软件、计算机存储设备、笔记本电脑等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群。到2005年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生物工程技术和产业化。以基因操作、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为优先发展方向,抓好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重点实施功能基因组、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生物农药、中药现代化、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技术、生物反应器、生化工程等重大项目。重点开发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基因工程药物、重大流行疾病基因工程疫苗、老年疾病与小儿用中药新制剂、中低密度的重大疾病诊断生物芯片等重大产品。建设武汉输液制品产业基地、氨基酸产业基地、生物农药产业基地、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基地、武汉生物技术产业园、武汉医药科技园、若干中药现代化和药业产业基地。到2005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和产业化。以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重点研究开发工业智能技术与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产品、精密制造技术与产品、快速响应制造技术与产品、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重点实施高性能数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智能仪器仪表与装置,数字化仪器仪表,数字化医疗设备,流程工业智能化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快速原型/零件及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与设备产业化,CAD/CAE/CAPP/CAM/NET集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以MRP、ERP、PDM为主体的信息支持系统,计算机辅助后勤支持系统(CALS)、现场总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电力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等重大项目。把武汉建成我国先进制造装备的重要基地。到2005年,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化。以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优先发展方向,加强光电信息材料、纳米材料及加工等先进材料设计与制备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注重纳米技术及各种纳米材料的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技术产品,重点拓展纳米技术在微电子、能源、医疗、化工、交通运输、农业、建材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开发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树脂基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性能表面功能涂层技术;轿车用钢、特种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技术、超细硬质合金用超细微粉、新型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生物医用陶瓷材料、敏感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微波烧结技术、石墨基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实施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氮化镓蓝光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与新型电子元器件、热压互联薄膜电路新材料、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微晶刚玉材料、纳米级钨钴复合粉末及硬质合金材料、新型氮化碳硬质涂层、生物医学陶瓷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工程塑料及高分子合金、膜材料及其应用、环保材料、生态建筑材料等重大项目。到200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先进能源与环保技术和产业化。以环境监测与预测、污染控制、受污染环境修复、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重点研究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特定污染物监测分析技术、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环境污染预警预测技术、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组合技术、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处置、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高效低耗低排放的先进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开发生产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设备,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高压输变电技术及设备,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污水废水处理技术与装备,除尘技术与设备,电厂脱硫技术与成套设备,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装置,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噪音污染控制材料与产品、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制品等产品。大力推进知识型环保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烟气脱硫产业基地、污水治理设备产业基地、环境友好材料产业基地。到2005年先进能源与环保产业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
  2、以“二区多园”为依托,推进武汉·中国光谷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
  高新技术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五”期间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提升高新技术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创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通畅高效的信息网络;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园区体制,培育一批高新技术名牌企业和产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及国家级江汉民营科技园为依托,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为龙头,在三环线西南段和外环线西南段之间地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高科技产业园,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带。力争到2005年,把武汉高科技园区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服务体系健全、创业环境优良、技术源头先进、创新意识浓厚、创新机制灵活、产业规模集聚、国际影响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东湖开发区要充分利用我市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装备优势和市场优势,按照“水平最高、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人才最优”的总要求,重点发展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应用光电子和计算机软件四大产品群,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建设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外向型国际化的50平方公里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实现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约化、跨越式发展。培植一批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名牌企业集团和产品,发展一批光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聚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和风险投资家队伍;形成一流的光电子信息研发基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个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光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重点建设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东湖大学科技园、国家火炬计划湖北软件产业基地、南湖高科技农业园和海外学子创业园等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力争到2005年,东湖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600亿元以上,增加值350亿元左右。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产业为龙头,加快以轿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份额,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重点建设好高科技产业园、民营科技园和高科技农业园。力争到2005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6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5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要高起点做好整体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与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合作,实施管理体制创新,重点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生态农业、新材料和绿色食品等产业。重点建设金银湖生态园、海口经济发展园、新沟科技产业园和鑫桥高新技术产业园。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江北民营科技园要以民营科技为特色,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品牌、孵化基地、形象建设三大工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动画科技、现代服饰制造四大产业。到2005年,技工贸收入达到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成为一流的国家级民营科技园。
  3、以“五支力量”为重点,塑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主体
  大力推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发展。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相近的企业,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国别界限,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集团化、联合化和规模化发展,重点推进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数控、环保等产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优惠支持措施,重点扶持5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其实施大项目,创名牌企业,实现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契机,强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把资产重组同技术创新很好结合起来,尽快形成一批在原国有大中型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和优秀人才向重点上市公司集中,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超常规发展,实现资产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央、省在汉技术开发类大院大所和市属科研院所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制,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并加速转化,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来汉独资或合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示范作用。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要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滚动发展,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三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二)、加速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要以大幅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信息化和生产清洁化。重点任务是: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广泛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系统和现代管理方法,特别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嫁接,大力开发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相关技术及其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特别是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咨询、贸易等领域的应用。
  1、实施农业科技产业化工程,促进农业现代化。
  “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竞争力等重大问题,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强技术集成,解决一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坚持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大型农业企业,形成专收、专储、专运、专业加工、专业销售的完整体系,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以培育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研究开发优质、高效、高产栽培和规模化养殖技术;以加速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产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农村人口转移;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基地;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的,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
  重点实施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名特优水产集约化养殖与污染控制技术、转基因动植物培育、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制剂与新型肥料、生态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10个重大开发推广项目。
  加强农业适用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推进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机制市场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建设一个农业综合信息网。大力推进武汉生态农业园、南湖高科技农业园、农副产品保鲜加工、良种畜禽繁养、林果与花卉产业化、名优水产集约化养殖、无公害蔬菜、奶牛胚胎中心等10个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培育以种子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工厂化种养殖为特色的10个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大力推进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优质动植物良繁、生物农药、魔芋加工、植物组培脱毒净化、新型肥料、兽用生物疫苗、饲料添加剂、蜂产品加工、优质油菜副产品加工、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等十大产业;重点建设国家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心、国家微生物农药工程中心、国家油菜育种分中心、国家家畜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植物基因中心和国家果蔬脱毒离体保存中心。力争到2005年,使其成为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示范、产业孵化、观光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技工贸收入达到80亿元。
  2、 实施制造业高新技术工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
  “十五”期间,要立足我市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以钢材制造业、轿车制造为特色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与轻纺业为重点,加强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要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扩大出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提升。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激活现有资源,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制造业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能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注重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化提供技术支持。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05年,使若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高附加值、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高新技术化以设计数字化、制造敏捷化、生产清洁化、装备现代化、产品高新化为切入口,大力开发推广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促进设计、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提高,力争在数字化设计技术与产品、敏捷化制造技术与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与产品、先进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主要任务是:应用网络技术,实现设计制造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应用工业设计和系统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实现设计手段的现代化和设计方法的数字化,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的系统成套能力;应用精密成形技术、快速原型成形技术、超精加工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和物流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加工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实施精益生产、CIMS、分散网络化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应用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战略重组和管理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应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用于新装备的开发,培育一批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装备制造业。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先进环保技术,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流程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汽车产业数字化、清洁生产技术、数控数显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六项重大推广示范项目。重点扶植一批重点企业开发高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强引进创新,重点推进一批引进项目的国产化。
  钢铁工业。推广应用高炉喷煤、高效连铸连轧溅渣护炉、连铸热送热装、干熄焦技术、余热利用、变频调速等先进节能工艺。开发用于高炉、转炉和轧钢等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大力开发主要依靠进口、市场短缺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名牌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用高强度、高深冲性能的热轧薄钢板和冷轧薄板;超高强度、高韧性的石油管线钢;大线能量、高强度的压力容器用钢和压力钢管用钢;机械工程结构用钢;电子信息用钢;钢帘线用优质线材;高磁感的无取向和取向硅钢;超深冲热镀锌板;高深冲和高耐蚀性电镀锡板;桥梁钢板;军工钢等。重点建设好武钢技术中心。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重点实施汽车综合制造技术及产品、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用材料技术、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及高速船舶制造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及新型机车制造、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及设备(ITS)等重大项目。
装备制造业。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数控机床、工程建筑机械、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及装置、智能电梯、先进高效发电技术及装备、环保通用机械、风力发电技术及成套工程设备、智能型的电力传输设备等重大项目。
  精细化工与轻纺业。重点实施流程工业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清洁生产与重点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高效低污染的造纸技术、造纸业治污技术及装置、粮油副食品深加工技术、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和可降解塑料、新型建筑涂料、新型墙体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纺织印染助剂、氟硅有机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原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农用化肥、新型高档服装面料、轿车用内装饰面料、新型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及设备、复合纤维工程技术等重大项目。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
  加强城市建设生态环境、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管理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科学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市建设现代化,围绕各项重大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先进施工技术的攻关,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建设工程的技术含量。推进城市环境生态化,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加强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及装置,加大治理重点污染源的力度,对冶金、火力发电、建材等“污染大户”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城市绿化种植新技术,建立生态型城市绿化种植新模式,提高绿地的配置和养护水平,形成生态型城市森林建设、绿化苗木生产、林业科技开发、森林观光旅游相互配套的城市绿化新格局;以东湖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加强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促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城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建设和完善防洪减灾信息指挥与服务系统,地震监测网络系统,大力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
  重点实施重大疾病防治、系列化计划生育技术及药具、防洪减灾系统技术、地质与地震监测与减灾系统技术、食品与环境安全监控技术、城镇规划与建设的系统配套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防灾减灾技术、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社会公共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等重点攻关项目。利用高新技术和管理成果,建立一批科技先导的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推动城郊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工程,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十五”期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大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和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普及,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金融、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系统,实现各种信息的整合,初步建立起“数字武汉”的基本框架,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建设武汉城域高速多媒体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实现普遍的宽带接入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加速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及其服务体系建设,构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促进各领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尽快使武汉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加强重点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重点建设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土地管理、人口资源与管理、房地产交易、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人才与就业、医疗卫生、工商管理、财税、质量技术监督、审计、司法、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公安与消防等20个重大应用信息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产供销活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市场分析与预测、技术创新等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大力推进数字气象、数字文化、数字旅游等公共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3、加强重大信息化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电子政府建设,构筑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形成联接各级政府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和决策智能化。建设武汉智能交通系统,构建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电子收费系统、交通通信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应急管理系统、重点车辆监护系统和快速客货运输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推进“数字开发区”示范工程建设,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速开发区的数字化建设。推进“数字小区”建设试点,选择有条件的小区,建设网上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小区安防、“三网合一”等系统。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大学、中学,推进以高速校园网建设为核心,以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校园社区服务和办公管理为主要功能,以开展远程教育为辐射功能的“数字校园”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银行一卡通项目建设,实现银行卡跨所有行共享通用,推进货币电子化。推进市政一卡通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公交、水、电、气等缴费一卡化。集合和协调公安、社保、公积金、民政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缴费和支付及户籍管理、婚姻状况、社会救助、劳动与社会保障、公积金领取等个人详细资料一卡化。实施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建立以安全认证中心、数据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3个专业平台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综合数据平台,重点建设10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点,抓好50家电子商务应用骨干企业推广点。加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远程教育等信息领域软件及其关键产品的开发,开发数字图书馆、数字家园产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以数字电视推广应用为契机,大力开发数字广播电视音像产品。
  (四)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实施科技资源优化工程,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十五”期间,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动力强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是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互动与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保持创新活动的协调与高效。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配套推进,促进“官、产、学、研、金”有机结合,并实现良好互动。
  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与完善动力强劲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利于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有利于创新人才凝聚的人才激励机制、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具体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武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和武汉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与体系
  “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体系和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坚持集成创新,集中优势资源,通过调整、合并、重组、联合、引进、新建等方式,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的建设和完善,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布局合理、优势集成、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运行机制灵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研究开发体系。
  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促进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抓好一批试点企业,使大中型企业(集团)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加快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建设,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下大力气建设好技术开发机构,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积极推动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之间通过合作建立双边、多边协作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共建全新机制的技术开发中心,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积极扶植5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到2005年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都要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积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投入不少于企业销售额的3%,高新技术企业应高于5%。
  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建好现有的国家级和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重明晰产权,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化运作;不断提高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试验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接受委托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进行工程技术的辐射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托;积极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人才,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产业大军;积极创建若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领域再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支持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要全部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或混合制企业。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从而使大部分科研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制科研机构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内部结构,彻底转变运行机制,并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企业化的科研机构不但要成为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还要继续成为重大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基地,通过竞争取得更多的政府项目,通过市场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根据不同的功能,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通过竞争择优,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使一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运行,形成新的社会公益科研体系。推进基础研究类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类科研机构改革,重点支持中科院在汉科研机构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积极在科研机构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办法,建立新的科研管理制度。
  加强重点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围绕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技术储备要求,通过竞争择优在市域范围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跟踪高科技前沿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骨干科技人员队伍,从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性研究,形成我市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根据行业的特殊需要,组建若干行业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重点从事行业的共性、关键性高新技术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科技资源集成优化,在一些优势领域建立一批全新机制的联合研究实体。利用国家在“十五”期间重组和新建一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遇,在建好现有国家实验室的同时,力争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环保等领域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化需求,重点建设“中国光谷”研究院、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国家生物芯片研究开发中心武汉中心、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中心、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研究开发中心、光电信息存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光电子试验中心、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武汉汽车技术研究院等。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完善科研条件保障体系。“十五”期间,要通过加强协作,完善湖北武汉科研仪器协作网功能,努力盘活科研仪器资产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武汉科技条件市场的建设,建立集科学仪器装备、化学试剂、展览展示、协作共用、调剂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配送服务、网络信息等为一体的科技条件服务平台,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要加强科研仪器的国产化,促进科研仪器产业的发展。加紧建设武汉科技成果网站并与国家科技成果网站联网,建设武汉科技成果库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展信息库及企业科技需求库。加快武汉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建设。
  2、建设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按照“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竞争市场化”的方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经纪、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投资咨询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改革的机遇,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变机制,大力促进有条件的科研机构转制为中介机构。大力加强软科学研究和推进咨询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技术交易所功能,建立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加强技术经纪人管理,积极为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诊断等服务;建立武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专门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转化项目的认定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对认定项目提供工商、财税、风险投资、融资担保、项目推介、贷款贴息、土地、用电、户口等一条龙服务,并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建立一个以高新技术成果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为主导业务的武汉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资本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为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资金的资本套现探索退出机制;加强综合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建设,使其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进一步提高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有条件的科技产业园区逐步建立综合性创业服务中心,并扶持其中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器,积极推进知识人才创业。针对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平台的特殊要求,建立若干专业性孵化器。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闲置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内孵化器。各类孵化器要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手段的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和金融资本的引入,把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十五”期间,力争建成一批各类孵化器,并形成功能互补、信息共享、国际化运营的开放式网络。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法制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处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快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积极扶植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拥有专利。市有关部门对专利申请人和实施人给予一定的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补助经费。积极推进专利信托业务的开展。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其运用知识产权,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3、建设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抢占21世纪科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人才是关键。“十五”期间要努力营造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人才价值实现机制和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环境。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绩效作为评价科技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鼓励技术创新,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投身经济主战场,进行创业创新,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等措施,推动科技人员向产业领域流动,支持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和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充实和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的环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设立博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向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政策,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行技术、管理、创业和销售渠道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改革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分配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按照贡献大小,从职务技术产权中明确划出一定比例分配给科技人员个人,享受充分的收益分配权和最终处置权。在科学领域,要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对于优势学科的顶尖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造就和凝聚一批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置身国际科学前沿的知名科学家;对于重点产业领域优秀学科带头人实施项目倾斜,使其成为承担重大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中坚力量,造就一批技术创新专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重在跟踪培养,为其在科研起步阶段提供资助,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对于创业人才重在推进技术和管理的资本化,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竞争的优秀科技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十五”期间,在继续实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计划的同时,开拓和启动资助创新创业的计划渠道,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为培养人才梯队奠定基础。
  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要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4、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市、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到2005年,市、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都应达到3%以上;每年市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基本建设拨款,专项用于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汉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由省市政府注资,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建立探索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购并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网上技术成果与产权交易,降低场外股权协议转让的交易成本。为高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创造好的外部条件。
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银团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间接融资。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调控,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三、支撑条件与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加速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切实加强领导,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技术创新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硬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特别是政府部门力量的集成,对重大项目实行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和武汉市科技工作领导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等的作用,统筹协调好在汉的各方面科研力量,加强对中央、省在汉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在汉实施转化的服务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落实各区党政负责人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全国科技先进区创建活动。
  2、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
  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科研开发条件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技术预测工作,强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公共研究职能及指导性,弱化对竞争性项目的指令性。科技资源配置从以本地为主向以市场流动配置转变,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及优秀学科带头人对市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作用和实施重大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中坚作用,聘任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加入市科技咨询专家库。改革科技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方式,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增强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大力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积极扶持独立的中介科技评估机构;积极开展课题全成本核算制的试点。坚持以重大产品和重大建设项目为龙头,以产业化为目标,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原则上以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组成联合攻关组进行攻关。政府科技投入的支持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并切实推进产业化。
  3、扩大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与智力、设备与资金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主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公司、大商会、大财团、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联系,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海内外大型企业及投资公司来汉参与科技创业。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来我市工作,加强与海外新移民的联络,吸引、鼓励海外新移民带技术、成果、资金来汉创办高科技企业。积极选派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学习,加大智力的引进和交流的力度。以项目为载体,鼓励高等院校、大院大所、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研究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有关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来汉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兴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实施科技兴贸计划,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充分发挥武汉科技优势,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价值高、出口潜力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科技计划要加大支持出口创汇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鼓励技术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出口规模。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产品海外销售网络,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渠道。努力提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品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建设好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4、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大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弱化政府多余的管制和不规范的行政干预,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建立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的政策体系,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入WTO以及“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客观要求,加强政策集成,制订财政激励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和鼓励创新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政策等。认真落实好国家关于鼓励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对符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对国内没有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提供税收优惠等。完善科技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科技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科技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科学家、科技成果的报导和宣传,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树立科学家、技术创新专家崇高的社会形象,提高创新意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改进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市科技进步奖重点奖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创新成果。
  5、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增加科技普及投入,力争到2005年,人均科普经费达到1元以上;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学习科学方法、推广实用技术;依托和开放各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科技活动,接待各界群众的参观学习;鼓励全社会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事业,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科普基地。建立青少年与科学家各种沟通的渠道;鼓励和资助专家学者撰写科普著作,宣传科学知识。“十五”期间重点做好武汉科技宫规划建设工作和办好每年一度的“武汉科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