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7-12-06 00:00 发布单位: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市率先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武汉走在中西部城市前列,人均GDP2005年的3000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000美元的战略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与抉择

(一)十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通过优化配置区域科技资源,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高,城市可持续创新活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跃升,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武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9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4.09%。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1年的428.61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37.02亿元,年均增长18.21%。武钢、神龙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贡献增强;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的生力军,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科工贸收入达到382.33亿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趋势明显。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江汉民营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不断发展壮大。

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成效明显。2005年,全市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建成14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2005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50万余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50人,培养了一批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到位,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05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35.3亿元;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升,2001—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8498件,授权量达到8137件。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技术标准战略,提高全市标准化意识,产生了一批重要技术标准。

(二)十一五时期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武汉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生态环境结构大转换,率先在中部崛起的攻坚阶段;也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全球掀起产业结构升级转移新浪潮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凸显相互渗透与互馈的特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经济一体化、高科技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日渐成为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旋律,为武汉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增强科技有效供给能力,是科技发展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武汉正处在由科技大市向科技强市的转变之中,科技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十一五时期,武汉科技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走创新型国家道路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国科技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支点作用,为我市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是全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利于形成全省支持武汉发展的合力,有利于科技资源进一步向武汉积聚,推动武汉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武汉作为区域科技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

三是世界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国内外技术和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市实现科技跨越发展和产业技术能力跃升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利于我市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促进武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升级。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和区域发展特色化趋势日益凸显,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强化,有利于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科技资源向特色区域的快速集聚,为我市更多更好地吸纳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十一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不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集群高端化,尽快形成以中高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技术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这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当前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竞争的领域不断拓宽,竞争的环境更加复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技术壁垒,牢牢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顶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很难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高附加值部分,随着我国逐步兑现加入WTO的各项承诺,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要想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全球产业分工的重新组合中获得应得的利益,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加紧抢占技术制高点,这是打破发达国家以技术垄断市场的唯一途径。

三是国内新一轮的区域竞争愈演愈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大了我市与东部沿海城市在发展实力上的差距,同时也拉大了我市与西部城市在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区域创新发展的序幕,武汉如何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充分整合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赶超和跨越,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必须自觉融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市)的历史洪流,加大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力度,增强科技自主创新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创新思维,开放集成,努力实现武汉由科技大市向科技强市的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新时期武汉科技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大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突出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创新环境和谐化两大主题,强化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创新主体、公共科技平台三大建设,构筑强大的科技有效供给能力,全面打造科技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为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五年,武汉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科技争先,创新跨越,全面增强科技有效供给能力,支撑和引领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其基本内涵是:继续保持和扩大武汉科技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优势领先地位,着力建设科技上有领先优势、体制上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赢得武汉在中部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中心地位,以自主创新为晶核,以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为保障,形成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核心能力,培育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和吸纳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双跨越,促进武汉在战略意义上的新崛起。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一五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四项原则:

以人为本——以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拘一格地发现、培养、使用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重视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时,更要发挥人才团队的倍增效应;在重视地方人才的长效作用时,也要善于广揽天下人才为武汉所用。要以教育培养人才、以环境吸引人才、以团队支撑人才、以文化导引人才、以法制保护人才,在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中,努力建设一支与武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培育主体——进一步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突出大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与构筑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与关键作用,全方位强化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服务力度,充分发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强势品牌效应,培育我市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群。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我市创新创业的活力群体和经济增长的潜力群体,为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力量,培植后劲。

供需互动——继续推进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层次改革,继续推进向国内和国外全方位开放,同时激活科技需求和供给,促进其双向互动和对接,逐步实现科技与经济和谐互促,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发展链有机融合,知识流与物质流良性循环,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省部属在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对武汉科技发展的支持支撑作用,大力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为武汉所用,努力加强全市科技进步主体队伍和能力建设,积极寻求与武汉城市圈和其它区域的和谐共存。建设和谐协同的创新创业环境,集成一切可用资源促进武汉跨越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行绿色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二)战略定位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将武汉建设成为科技上有领先优势、体制上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中部战略支点,为武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支撑与引领作用。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技术产品;高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跨越集聚发展;建立起与武汉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中心城市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形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全市综合科技实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居于全国前列,局部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1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5%以下。

主要目标如下:

——产业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升。在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与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战略技术产品;全市主导产业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同期水平,在部分科技前沿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两区多园为核心的高科技园区建设颇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一面旗帜。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2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达到30%。全市形成35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群。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政府科技投入大幅增长,构建中部地区最好的投融资平台,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4%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中型企业科技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

——人才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国内一流、各类创新人才荟萃的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55万人,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超过100人,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科技企业家,培养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领军人才,实现人才结构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协调。

——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产业重点突出、功能特色鲜明的研究开发体系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0-2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8-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25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达到30-35个,各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到60个,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5-30个。

(四)总体部署

一是以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任务,强化科技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对接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互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市科技和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重点,创新跨越。以集成创新为主,增强消化吸收创新能力,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水平,以自主创新引领科技经济发展。

三是应对未来挑战,在积极组织力量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分工的同时,联合中央在汉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围绕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增加科技投入,造就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三、重点领域与主攻方向

(一)电子信息

1、关键技术

以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核心系统芯片技术、下一代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与信息服务软件技术、宽带光接入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高速波长转换器技术、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光纤通信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同步数字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智能天线及无线传输技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制造技术、软构件平台技术,重点在面向宽带无线系统的关键控制技术、IPV6网络设备和系统关键技术、嵌入式系统IP核构件技术、高可信软件技术技术、信息安全芯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以武汉邮科院、长飞光纤、烽火通讯、安通电子、天喻软件、开目信息、团结激光为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新型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光传输设备、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激光加工成套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等;通过实施海量网络存储系统研究及其产业化、低水峰单模光纤产业化、教育数字媒体平台建设、基于网格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示范工程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光纤到户与智能社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可信计算机产品化与产业化开发、基于多通信平台的RFID智能中间件研究与开发、具有数据加密多功能低成本HF标签芯片设计与开发等若干重点项目,吸引国内外优秀光电子与软件企业进驻基地,形成产业聚集,提升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化能力。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光通信传输设备、交换设备、新型多模、单模光纤、全光网络设备、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计算机产品、存储设备、液晶产品。

(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1、关键技术

以先进制造技术、激光技术、电动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型传感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新型激光器件及加工系统集成技术、激光检测与成像技术、激光生物医学技术、电动汽车及其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及多能源动力集成控制系统、车内网络信息平台、汽车电子零部件应用及柔性化生产技术、光纤位移传感技术,重点在新型数控技术、新型激光器件生产制造技术、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技术、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紫外与红外混合式激光PCB微细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3G设备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以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为龙头,以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载体,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混合动力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的开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以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和我市作为国家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城市为基础,加速武汉市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建设。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以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昌造船厂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发重型超重型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1300客位/1800m车道客滚船数字样船技术、三峡升船机虚拟制造系统技术、大型碱回收锅炉及燃烧工段成套设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百万级核电堆内构件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着力强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新型轿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特种专用车、汽车零部件、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特种机床、数控应用软件、3G系列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产品。

(三)新材料

1、关键技术

以新型显示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光纤传感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强韧环保型钢铁材料、绿色钢结构建筑材料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材料制备工艺新技术、材料复合改性技术、高炉综合节能环保技术、低耗烧结炼焦技术、钢材深加工成形与控制技术、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技术、绿色生态低能耗建筑材料生产工艺技术,重点在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关键技术与器件开发、纳米材料的先进制备与应用技术、半导体照明白光源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半导体照明芯片关键技术、高强度建筑结构钢制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铁隧道为龙头企业,着力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能力,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加强环境生态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重点进行新一代低成本高强韧环保型系列钢铁材料的研制、地下隧道工程高性能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节能与绿色钢结构建筑新材料产业化研究,全面提升钢铁生产技术及其使用水平,延伸武汉钢铁制造产业链,有效拉动武汉地区钢铁制造、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涂镀层薄板、不锈钢薄板、船舶用钢、桥梁工程结构钢、压力容器钢、优质建筑用钢、纳米功能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薄膜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绿色环保材料。

(四)都市农业

1、关键技术

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名优特水产、畜禽、蔬菜、花卉种苗的研发、引进与选育,及其栽培、种植与养殖技术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农产品的贮运、保鲜、加工与新型包装技术;农业资源和农情动态检测技术;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疫检测和预警预报机制。综合运用农业生物技术与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在农作物育种、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节水防涝、植保防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农村家园建设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建立以武湖、东西湖、南湖三个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多个不同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重点的两区多园农业产业化基地的格局。大力发展奶制品、名特优水产品、蜂产品、食用菌、功能性食品饮料,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开发食品原料资源,通过实施城郊综合渔业与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示范、油菜三元高效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水禽饲养和深加工技术开发、特色农产品生物加工转化及产业化、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重大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及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无公害名优特水产品、鱼米复合食品、优良水禽种苗、优质高效瘦肉猪新品种、优质功能乳制品、地方特色农产品、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

(五)生物工程与新医药

1、关键技术

以中药新药、创新化学药物、联合疫苗、生物医学产品的开发及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医药中间体分离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新型高效制剂技术、缓释和靶向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生物诊断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重点在中药新药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疫苗与生物技术药物、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诊疗性抗体药物、医药卫生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加快国家中医药现代化(湖北)产业基地核心园区及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大立提升我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整体水平的同时,培育一批骨干品种,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稳步壮大我市的医药精品名牌。重点支持武汉健民、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马应龙药业、远大制药、武汉中联、科益股份、滨湖双鹤药业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新型小儿用药、抗病毒药物、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药物、辅助治疗药物、缓释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新型诊断疫苗和诊断试剂。

(六)节能与环保

1、关键技术

以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新型高效烟气控制技术与净化设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回收技术、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技术、城市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示范工程、生物降解材料及工艺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在节能降耗新工艺及关键技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景观水体修复、水系生态修复和生态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示范方面取得突破。

2、产业化基地

依托武汉凯迪、都市环保、天澄等重点企业,着力研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尾气污染防治技术、生物降解材料及工艺技术、防污治污成套设备开发与应用。以城市水环境系统优化技术与综合示范、大型燃煤污染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的开发与示范、污水生物-生态工程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形成节能环保产业链。充分利用国家青山环保产业基地的区内资源和核心能力,发挥科技优势和辐射效应,促进我市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高效节能降耗设备、烟气脱硫设备、循环硫化床锅炉设备、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设备、矿渣资源化利用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七)现代服务业

1、关键技术

以现代服务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现代金融服务、网络化教育服务、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为优先发展方向,大力开发信息通信业务与网络融合技术、现代物流技术、金融知识工程技术、海量分布式数据存储与组织技术、多功能数字广播影视技术、智能化知识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医疗信息系统融合与通信技术,重点在下一代综合信息通信试验网及其优化技术、现代金融服务知识工程与监管信息系统、协同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网络教育服务支持技术、数字化媒体技术、数字医疗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融合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虚拟企业与虚拟市场建设进程。

2、产业化基地

依托武汉九州通、江通动画等重点企业,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为基础,围绕现代教育、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数字文化、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使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邮政及电信业、教育卫生、广播影视、科技服务和房地产业等实现现代化。

3、重点产品

重点开发下一代综合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现代金融服务系统、教育网络化系统、数字媒体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数字医疗信息系统。

四、实施十个重大科技专项

实施科技产业化专项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成功经验。十五期间,我市共组织实施了十个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我市在高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组织实施“‘106’科技创新行动工程。综合运用集成创新手段,精心策划组织现有科技资源,凝炼启动十个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重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六个十的科技工程,即十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十个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创新型企业、十佳民营科技型示范企业、十个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十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个自主创新重点新产品,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十个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上取得突破,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我市将对十大科技产业化专项投入5亿元资金,重点用于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

(一)  光电子技术产业化专项

专题一、光电子信息材料开发及产业化

预期目标:开发出10个新材料光器件,形成10个光纤光缆产品,推广10种光通信设备,培育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科工贸总收入达1000万元,建设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

专题二、光纤到户(FTTH)关键技术研究与智能社区推广示范

预期目标:制定我市FTTH标准体系;开发出基于EPON的光纤到户与智能社区网络系统产品,建设1-2FTTH与智能社区应用示范工程。

专题三、高性能激光加工技术

预期目标:重点完成电子、汽车、钢铁、石油、造船、航空等传统工业应用激光技术进行改造的示范工程;为信息、材料、生物、能源、空间、海洋等六大高科技领域提供崭新的激光设备和仪器。

(二)  数字通信设备专项

专题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使我市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领先水平。预期带动和促进我市移动通信年新增产值数十亿元以上。

专题二、宽带无线通信接入设备与终端

预期目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通信接入设备和终端,推动并实现武汉市宽带无线通信接入设备的产业化。

专题三、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预期目标:开发基于城市空间信息的电子政务信息示范系统、车载导航应用服务示范系统和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示范系统,建立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交换平台、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供应平台、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应用示范系统。

(三)  应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专项

专题一、可信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及产品

预期目标:形成可信计算的产业链、产业群;使我市的信息安全技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专题二、以网格为环境的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

预期目标:建立网格计算环境,实现资源和信息交换;创建面向制造业的服务平台和示范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数据托管体系,虚拟制造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专题三、RFID芯片及读写设备

预期目标: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参与建立我国的RFID标准的制定,研制出低成本的RFID系统,以期在较受市场瞩目零售、流通、制造等开放的供应链市场上得到推广运用。

专题四、高性能集群计算SOC系统

预期目标:实现单片峰值性能达到10GFLOPS,功耗低于20W的体系结构的总体设计,协处理器Cluster功能单元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浮点高性能处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协处理器Cluster中挂载不同功能单元和不同总线数量的定制硬件Verilog RTL描述自动生成系统,配套软件工具链等。投入批量生产后将给国内市场带来10亿元的产值,创造利润3亿元,为国家贡献各种税收1亿元。

专题五、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预期目标:以数字媒体内容与教育的结合为基础,研究教育数字媒体内容的创建、传输、播放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在数字媒体教育内容制作以及网络教育标准领域取得突破,填补多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及开发空白。制定出网络教育标准;研发出数字媒体课件制作平台、智能教学平台、以及数字媒体教育内容制作平台大教学平台;产业化教育平台。

(四)  电动汽车与汽车新技术专项

专题一、电动汽车

预期目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客车与轿车产品,逐步完成汽车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专题二、汽车电子

预期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CAN总线车身附件电子产品,推进其产业化。

(五)  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专项

专题一、现代制剂技术与创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发展各种纳米载药系统(如NDDS);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和创新制剂的开发;开发透皮/透粘膜制剂、靶向制剂和缓控释制剂;开发新型药用辅料的研究与开发;开展创新化学合成工艺的研究。

专题二、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完成狂犬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等传统疫苗生产工艺改进,提高产量50%;研究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疫苗的新工艺、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并向多联疫苗制剂发展;完成国家无细胞百白破联合制剂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实现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等多联多价疫苗和新型精品狂犬疫苗产业化;研究或引进人用轮状病毒疫苗、流感裂解疫苗、兽用狂犬病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促进基因工程龋齿疫苗、HIV疫苗、HBV-HCV双价疫苗、日本血吸虫DNA疫苗等研究。

专题三、现代中药新技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中药共性关键实用技术的研究;优势中药新品种及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名优中药产品的二次研究与开发;中药国际化研究与开发。

专题四:抗病毒创新药物及新型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开展一系列合成抗病毒新药的研究,重点在抗肝炎病毒、抗疱疹病毒和抗流感病毒等领域进行新药的研究,其中包括一批国外尚未上市的抗病毒药物创新研究;开发抗病毒药物的新制剂;实现一批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及产业化。

(六)  环境与节能专项

专题一、新型能源

预期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太阳能利用的试点和示范,培育太阳能产品市场,经过3-5年,培育出产值在10-100亿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2-3家,带动相关行业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玻璃、太阳能建筑与材料、白光半导体照明灯具、太阳能专用蓄电池、太阳能并网系统逆变器与计量仪表等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预期目标:培育、推广能源油菜新品种,利用可燃的农业剩余物如稻草、秸秆、食油农作物以及有机废弃物等城市垃圾生产生物质能源。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规模,使生物质能源在本市一次性消费中占10%以上,研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带动全省的生物质能源消费。

专题三、节能与环保关键技术及设备专项

预期目标:开发高效节能降耗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设备、污水综合处理设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节能与环保产业链。

专题四、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开发及应用

预期目标:建成一个年产10万平方米的冷弯型钢结构基地;建一个2万平方米冷弯钢住宅示范工程;完成一个节能环保冷弯钢住宅建筑标准,实现产值达100亿元。

专题五、新型能源电池开发及产业化

预期目标:实现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实用化,建成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基地。

(七)  先进制造装备与新材料专项

专题一、精密数控机床

研究目标:开发高速、高效、高精度、多轴联动的数字化装备关键部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轴中高档数控系统产品并逐步推进产业化,提升数字化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专题二、新型传感器

预期目标:提高传统传感技术等级、可靠性和可应用性水平,增强竞争力;积极创新系统,开发新产品,支持和促进我市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振兴我市制造业。

专题三、数字化加工设备

预期目标:实现桥式镗铣床(XK2745)、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CKX5680)、数控落地铣镗床(FB225)等重型机床的本系列,跨系列,与附属装置模块化,研制具有实用化、商品化的重型装备。

专题四、1300客位/1800m车道客滚船数字样船研究

预期目标:开展1300客位/1800m车道客滚船数字样船技术研究,实现生产要素最佳配置、资源最佳利用、过程最佳控制。

专题五、三峡升船机虚拟制造系统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利用虚拟制造的相关技术,开发三峡升船机虚拟制造系统,实现升船机建造系统的全面仿真,对生产过程、制造系统整体进行优化配置。

专题六、大型碱回收锅炉及燃烧工段成套设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的研究与应用

预期目标:开展国内木浆、竹浆等各种浆种黑液燃烧特性的研究,建立国内纸浆黑液数据库。开发碱回收锅炉设计与燃烧空气系统计算机模拟程序,建立碱回收锅炉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展数值计算与工程应用的符合性研究。开发大型碱回收锅炉集中控制系统(DCS)。

专题七、百万级核电堆内构件先进制造工艺开发

预期目标: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将先进的制造工艺手段和装备引入到百万级民用核电堆内构件制造中,以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百万级民用核电堆内构件的国产化开发。

(八)  都市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专项

专题一、都市无公害渔业养殖与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

预期目标:建立以武汉市为示范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无公害名特水产品高效养殖中心、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和水产品加工中心。

专题二、水禽引种、饲养和加工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10万组父母代种鸭群,水禽熟制品在常温下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水禽肉制品及西式肉制品,建立鸭产品深加工的HACCP质量保证体系。

专题三、优良牲猪品种改良与集约化饲养

预期目标:建立瘦肉猪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培育一批优良种猪新品及配套组合,开展产业化示范。

专题四、安全优质奶源及制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预期目标:建立高产优质奶牛基地,制订安全优质牛奶生产技术规程与标准,集约化牧场年均产奶量达7吨以上,乳脂率达到3.4%以上。

专题五、主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研究

预期目标:制定武汉市主要无公害蔬菜、优质安全特色水产品、畜禽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检测等标准,建立武汉市地方农业标准数据库和农业标准化信息发布网站。

专题六、大宗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及园林苗木引种、扩繁示范

预期目标: 选育一批蔬菜新品种,建立主要绿色蔬菜无公害大田生产栽培技术规程与加工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组培脱毒苗、扦插苗、不同规格的实生苗和嫁接苗以及大规格容器苗,为全市苗木基地提供新型优质种苗和开展技术服务。

专题七、农业设施及新型农业机械

预期目标:建立规模化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产业技术示范区,通过示范推广,研制食用菌栽培机械、新型多功能农机具等装备与设施。

专题八、农业生物制剂研制与开发

预期目标:研制开发生物农药、畜禽疫苗,形成规模化生产;开发肥料促进剂产品,制定高效复合菌剂的生产工艺和微生物有机肥的最佳发酵配方及生产工艺;建立1个年生产生物肥料原种400吨的菌剂生产中心和1-2个微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示范基地。

专题九、食品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预期目标:开发灵敏、特异、快速的主要残留物或污染物的有效检测技术与方法,研制出集成无试剂化、微型化和便携化的检测试剂盒和试剂箱,并进行产业化和标准化研究,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九)  社会发展公共安全专项

专题一、社会公共安全

预期目标:针对煤矿等高危行业、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建立重大事件、事故、灾害的危险源识别与诊断、监测与监控、预测与预防、风险评估与预警、应急反应与指挥决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体系,在进行工程结构与施工过程计算仿真、灾害模拟等基础上,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灾害预警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专题二、文化安全

预期目标:针对国家文化安全评价、民族文化资源库平台、以及网络文化安全监管等技术展开攻关,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文化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实施面向民族文化的典型示范应用,为我国文化科技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动力。

(十)  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

专题一、微细机械加工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MEMS器件和系统。在环境监测、机电控制、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实现产业化。

专题二、绿色制造

预期目标:建立绿色产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绿色设计工具与其它设计工具的集成环境,建立产品绿色制造示范点。

专题三、制造业信息化

预期目标:推进CAEPDMERP集成应用技术,建立示范企业50家以上,培训各类制造业信息化人才8000人次。

专题四、半导体照明与显示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预期目标:形成发光芯片制造产业链,建成外延芯片、管芯切割分选、封装以及系列产品开发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

专题五、化工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

预期目标:实现石油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高新技术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继续加强和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园区在武汉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源与增长极作用,实现发展特色化、经济规模化、功能配套化、资源国际化、创新自主化、服务品牌化,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难得机遇展开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跨越发展,努力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一)  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推动高新园区二次创业

按照全市重点构建五大产业聚集区的生产力布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中发展形成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发展形成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在中部崛起进程中,要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高地和现代制造业的骨干基地,充分彰显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优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跨越发展。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江北民营科技园要强化特色优势和环境创新,拓宽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二次创业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鲜明主题,全面优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从四个方面推进高新技术园区二次创业行动,即加强引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集成,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扩大开放,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优化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围绕产业建设和环境创新两大任务,合理规划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形成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对两区多园以及白沙洲、堤角、洲头、汉正街四大新兴工业园区的科技服务工作,形成以两区多园为主体,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努力将全市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二)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要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缺口和企业集群的接口作为科技工作的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经济。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加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中芯国际、富士康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主体地位,尽快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高区域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孵化平台。加快科技商务区建设,增强区域综合配套和服务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最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园区为源头,现代化科技商务区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高举武汉·中国光谷旗帜,建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和全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现代制造业,建设国内一流汽车城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打造大项目大企业群。完善产品链及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集约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培植一批规模经营的企业集团,着力形成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高科技产业园、电动汽车产业园、民营工业园。使开发区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示范区。

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江北民营科技园等一批特色科技园区努力发展特色,形成竞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三)  营造创新创业优良环境,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

努力办好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科技创新功能,增强对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建立完善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建设技术成果数据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并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与全国乃至国际互联的技术市场,使之成为联系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的纽带,推广和运用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强两区多园的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孵化器服务功能,将孵化器及其服务体系作为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从发展单一的孵化器转变到发展以孵化器为中心,集中介、咨询、培训、评估、融资、产权交易为一体的孵化器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实现自主创新的新跨越,培育下一代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照明、信息安全、现代物流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使高新区成为武汉高科技人才和资源的聚集区、科技创新体制的示范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模范实践区、参与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先行区。

六、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立起与武汉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完善、高效的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武汉成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具有突出科技辐射力、带动力、凝聚力和潜在发展力的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科技中心城市。

(一)  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建设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体系

以培育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政府科技公共平台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进一步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建立并完善科技宏观调控、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中介服务四大体系,全面释放科技能量,实现由科技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换。

一是建立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重大科技发展研究与技术预见,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引作用,增强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政府导引与市场牵引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要素资源有序、合理流动。

二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以科技中介为纽带,着力解决科技资源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与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大力推动科技资源注入企业,造就技术创新活跃、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高的创新型企业群,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三是建立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骨干引领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吸引武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科学研究的同时,围绕武汉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科技创新中联结各创新主体,促进联合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壮大一批技术咨询、科技评估、技术交易、创业融资、成果转化服务、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骨干科技中介机构,为区域创新与创业活动提供全程、全方位的高品质服务。

(二)  强化政府公共财政职能,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从武汉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出发,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资源优化和共享为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构建具有公益性、带动性、前瞻性的政府科技公共平台,有效改善科技条件支撑,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强大能力,为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科技进步提供全方位服务。

1、 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建设集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标准于一体的科技文献库,集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信息于一体的科技资源库,集科技统计数据、专家库系统、中介服务体系、行业协会组织网络于一体的科技管理库。加强各种科技信息资源收集的广度、深度,加快信息处理、积累和利用的系统和设施开发,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与规范,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形成对全社会开放共享,提供普遍公共服务,让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同受益的全方位、宽覆盖、纵横联络的科技信息平台。完善现有的科技政务网、科技成果转化网、科技对外交流合作网和科技兴贸网络,及时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有志于科技创新创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科技创新创业的效率。

加强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通过竞争择优在市域范围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支持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根据行业的特殊需要,组建若干行业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重点从事行业的共性、关键性高新技术研究。利用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在建好现有国家光电子实验室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力争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领域建设1-2个国家实验室和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

完善武汉科研仪器协作网功能,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武汉科技条件市场建设,建立集科学仪器装备、化学试剂、展览展示、协作共用、调剂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配送服务、网络信息为一体的科技条件服务平台,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高效能的服务。

2、 建立健全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

切实发挥武汉作为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源地和全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的示范作用,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建设具有武汉特色和优势的孵化器体系。加快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建设,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张数量、提升质量、改善环境,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途径。重点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专门性孵化器,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海外学子创业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为方向,积极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十一五期间,要抓好行业性、专业性、区域特色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整合相关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信息中心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

3、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行业科技进步,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步伐。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动,围绕适合经济规模生产需要的共性技术,进行技术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企业为支撑,发挥科技综合优势,为武汉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开展服务。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体布局。

建设武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与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集成技术创新成果,并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遵循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供给,以开放促自主创新的要求,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为我市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组织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市场考察、人才引进、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

七、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赢得新一轮城市竞争的突破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

(一)  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

创新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政府研究开发任务。市级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同时,积极支持、鼓励以企业为主导,集成优势力量,更多地承担省级和国家重大研究开发任务。

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要进一步向企业扩大开放。

(二)  加强创新机构和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夯实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基础

积极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工程实验室、行业工程中心和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按照我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以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突出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优先领域,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或转制科研机构,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重点建立光电子信息、钢铁制造与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与环保、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七大共性关键技术平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光电子信息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现代通信技术平台、空间信息技术平台、新一代网络技术平台、高可信软件技术平台、高性能高效率计算机技术平台、电子信息材料制造技术平台。

——钢铁制造与新材料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高性能金属材料技术平台、新型功能材料技术平台、纳米材料技术平台、新型能源材料技术平台、绿色生态材料技术平台。

——先进制造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平台、新一代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船舶模块化建造技术平台、大功率数控激光加工技术平台、微机械及微加工技术平台、大型工程设备制造技术平台、新型传感器技术平台。

——生物医药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中药新药开发及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生物芯片技术平台、生物疫苗与基因药物技术平台、生物信息技术平台、基因工程技术平台。

——节能与环保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节能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平台、新能源及再生能源技术平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平台、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平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平台。

——都市农业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平台,名优特农产品加工及设备技术平台、农业信息化技术平台,生态农副产品栽培、种植与养殖技术平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

——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关键技术平台、网络化数字媒体技术平台、金融知识工程技术平台、现代物流技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平台。

(三)  强化龙头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重点、优势领域,择优选择20-30家骨干高新技术企业,以大项目、强投入为切入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机制灵活、规模大、创新能力和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优先支持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导,建立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共性关键技术平台,成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或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优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承担政府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重大产品,并通过研发和输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产业链上下游接口技术,以及品牌、标准等,实现纵向、横向的技术要素型扩张和整体做大做强。

全面加强科技服务高新技术龙头骨干企业的深度与力度。建立与龙头骨干企业长期联系与长效服务的机制,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以大科技实现大服务,真正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建立重点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库,深化服务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一批名牌高新技术产品。

十一五期间,龙头骨干企业都要高标准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平台,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发明专利的拥有量,扩大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高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排头兵。

(四)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创新

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大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集聚资源、突出重点,实施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培育扶持一批产值高、利税大、发展快的明星民营企业。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创业活动的支持,激发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潜力,大力促进各类科技开发机构的联合与互动,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同承担科技计划,使其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区域资源环境、人文环境和产业环境,拓宽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培育和保护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和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大力推动集群创新,形成若干个中小企业密集发展、创新活跃的区域,大力发挥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强度,明确导向,优先扶持重点领域处于生长期的中小企业。

八、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工作领导

科技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科技发展战略事关全局。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实现科技强市,加速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证。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将科技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全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组织实施。进一步强化政府科技行政部门归口管理与协调指导职能,加强战略规划与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科技决策机制,开展专家咨询,举行决策听证,提高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实现依法兴科、依法行政。加强对中心城区和城郊科技工作的领导,推进区级科技工作,强化国家、省、市、区各级和各类计划间的有效衔接,做好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接力支持,形成市、区联动。

(三)  改善科技政策环境

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我市科技政策法律体系。重点包括: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机制;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政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统筹与管理机制、社会化的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构建信息安全与技术标准化体系;建立重大科技问题预测、预警与应急机制。研究制订武汉城市圈科技协作的制度和政策;改善促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政策,加强科技保密工作。以科技政策法律为武器,充分解放科技生产力,同时大力加强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使我市的科技制度文明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四)  推进科技管理创新

逐步建立科学、公开、规范、简约、制衡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统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重点抓好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跟踪问效制,提高项目管理透明度,实行阳光操作,切实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积极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法规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度,形成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科技发展新格局;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探索委托招商、网上招商,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招商网络系统;支持武汉经济圈建设,加快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

(五)  提升科技人才能力

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科技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要坚持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并重,以制度推动为保证,以营造创新环境为基础,实现我市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跨越发展,实现我市科技人事管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根本转变,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重点培养科技企业家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产学研合作,立足实践,结合重大任务和工程项目,培养面向需求、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实践型工程技术人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培养高级技工和科技支撑人才。要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构建终身学习的制度与氛围。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评价和科技奖励方面,要向创新创业能力倾斜。要加大吸引国际人才为我市服务的工作力度,用项目支持引导人才流向,为人才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鼓励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其人生价值。

(六)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积极构建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建立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运用财政、金融等激励政策和法律手段,促使控股企业集团尽快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规划者、投资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受益者;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与国际跨国公司和著名实验室联合组建科研开发机构,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继续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适合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体系;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七)  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汉科技竞争力为中心,按照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部署,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挥国际科技合作的先导、服务、支撑与纽带作用,使我市的科技事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化、全球化环境。支持我市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提高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吸引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走进来,鼓励跨国公司在汉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市研究机构、企业形成密切的技术关联;制定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能显著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战略性国际合作项目,增强我市国际科技竞争优势;培育造就一支有理想、能力强、团结实干、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管理服务队伍。

(八)  促进科学技术普及

树立全社会共同办科普的观念,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壮大科普队伍,加强科普组织建设,形成以市科协为龙头的区、街道及企业、高等学校组成的科普网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科普宣传,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充分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举办科技夏令营、冬令营、院士专家科技论坛等活动,拓宽青少年与科学家的沟通渠道,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强化科学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带领广大群众科技致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激发创造活力,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