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科技局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11-30 17:06 发布单位: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尤为重要。

在抗击新冠疫情按住城市暂停键后,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重启恢复键,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谱写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武汉的亲切关怀和无比厚爱。

全市科技系统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主动承担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使命,开拓创新,笃定前行,奋力开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0%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签约成果转化项目7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75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家、省级以上众创孵化机构40家。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办理市人大2号议案,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办理市人大《关于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建设案》(2号议案),高质量完成大走廊规划编制工作,聚力打造创新要素、高端产业汇聚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并向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延伸,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进建设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发机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进东湖实验室建设,争取尽快纳入国家实验室布局。不断完善脉冲强磁场、P4实验室功能;加快推进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磁阱型聚变中子源、作物表型组学、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争取农业微生物、超算中心开工建设,积极谋划一批涉医领域大科学装置。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武汉地区重点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分工,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

二、大力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4月14日,我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我们要抓紧后续工作,争取科技部尽早正式批复,促进“新武汉制造”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持续提升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无人驾驶、生物制药、区块链、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聚焦制约武汉重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组织集中攻关,力争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重点对芯片、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攻关;支持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对航空器、航空材料等领域进行攻关;支持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重点对燃料电池、车载操作系统等领域进行攻关;支持大健康产业基地重点对生物医学关键试剂、新型药物、医疗器械等方面进行攻关,力争实现产业发展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三、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用好用足武汉科教资源。

推进实施《武汉市促进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行动方案(2018-2020)》,持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武汉样板”。不断完善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汉转化服务中心、中国高校(华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促进中科院系统和全国“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在汉转化,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见效。完善成果转化线上平台,加快湖北省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提升武汉技术交易市场功能,建设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中部技术转移枢纽。支持全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新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家,着力打造各类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举办大中小型专场对接签约活动,力争签约成果转化项目700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50亿元。加快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和活力。 

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普惠政策,保持和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在科技研发项目申报、研发补贴、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形成“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树标一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格局。全年培育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150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200家。

五、深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谋划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培育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家。出台促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指导意见,支持各区通过多种形式与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固废处理、氢能燃料电池、数字建造等工研院建设。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创谷”、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新园区、环大学创新带,新增省级以上众创孵化机构40家。  

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服务民生水平。

统筹平时与战时、应急与谋远,进一步加大抗击新冠疫情科技攻关力度,力争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进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积极支持中科院进一步加强P4实验室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大科学装置范畴;申报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弥补我国在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特别是病毒类疾病研究领域的不足;助力实施健康武汉建设,加快建设刚刚获批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谋划建设智能医学等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医学中心,新建一批省市级临床医学研究平台,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技保障。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其在养老、医疗、教育、社区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继续做好环保科技工作,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开展科技扶贫,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政策保障,做好管理服务,对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和“百城百园”行动,推动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复研,助力经济复苏。推进科技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落实“四办”要求,完善信息公开,大力营造科技领域优质营商环境。鼓励企业聘用外籍人才、外国专家创新创业,不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加大科技领域重大风险防控,加强科技伦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做大“科保贷”,完善“投贷联动”机制,扩大科技金融信贷规模,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全社会科技贷款余额达到2100亿元以上。

八、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优化全域自主创新系统布局。

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的目标任务,以创新武汉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总要求,以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三步走”为奋斗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重点项目,形成未来5年武汉科技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认真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全域自主创新全面提档升级。发挥东湖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高端人才、创新要素、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将“中国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推动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长江新城、中法生态新城打造创新高地,发挥创新发展领头雁作用。支持各区结合实际发展优势产业,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政策,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壮大产业之“芯”、强化区域之“心”、培育动能之“新”,助力发挥武汉在全省“主中心”作用。

九、切实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服务全局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营造拼搏赶超、奋发有为的干事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法治机关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公益活动;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综治维稳、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统一战线、法治建设、安全生产和环保督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