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科技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1-14 16:00 发布单位: 办公室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全市科技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总目标,以科技创新“十大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一中心,三高地”建设,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一)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武汉市科技创新提能工作实施方案》《武汉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科技创新工作主攻方向,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编制完成全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系列文件精神,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已报市政府待审。

(二)东湖科学城建设步伐加快。印发实施《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核心区骨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7大重点板块建设全面铺开。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国家发改委复审,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获省发改委批复。国家级人类资源样本库投入运行。中部首个“双碳”产业园区落户东湖科学城。武汉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共建协议正式签约。中国船舶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中国信科等科技领军企业持续做大做强。

(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组建7个湖北实验室,出台专项政策,省市区三年建设期内对每个湖北实验室每年给予50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武汉纺大的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江大的精细爆破等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控制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支持先进电工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建设。华科获批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武大获批成立微电子学院。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出台《武汉市攻克制约重点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实施方案》,梳理70项“卡脖子”关键技术。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立项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重大专项5项,项目总经费1.29亿元。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措施,实行高企认定申报常态化、便利化、全程网办。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市区投入9.48亿元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补贴。组织5143家企业申报高企,全年净增高企数预计超过2800家,再创历史新高。开展科技企业基础信息库建设工作,梳理形成13.8万家科技企业初级基础信息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837家。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148.1亿元,同比增长19%,较2019年同期增长6.53%。

(五)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批复。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支持湖工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国家试点改革。选派120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对接服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94场,达成签约项目705项,推动67项院士专家项目落地转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突破1000亿元。设立了27家科技金融工作站,开展对接咨询活动72场,促成贷款及投资总金额2.75亿元。

(六)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出台试验区建设专项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103项,启动实施市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并实现满载荷运行,“一中心四平台”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搭建即将完成。科技部将于本周在汉召开工作推进座谈会。

(七)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大力推进众创孵化载体建设,全市已布局建设创新街区、园区、楼宇63个,其中创新街区11个。紧扣全市产业地图,编制完成并发布武汉市创新地图。新获批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制定推进科技众创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的文件,新认定32家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累计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桐汇、创客汇等高水平赛事活动132场。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市科技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推进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及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工作部署,主动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推动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一)工作思路

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目标”,落实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两大任务”,着力在“改革、聚焦、融合”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干部队伍“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引领、协调、服务”四个方面的作用,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二)工作目标

主要目标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全市域、全链条、全社会创新,以实施“410”工程——打造10大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推进10大科技重大专项、建设10大成果转化中心、引育10大高端创新团队为主要目标,带动其他各项工作成势见效。

主要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超过1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0家,培育“专精特新”后备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00亿元,引进培育战略科技人才10名、科技及产业领军人才200名,规划建设创新街区(园区、楼宇)70个、总面积100万平方米。

(三)重点任务

1.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推进湖北实验室实体化、独立化运行,引导实验室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支持实验室建团队、建基地、建平台、出成果,全力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确保数量不减、质量提高。集聚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等新获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破土动工,推动精密重力测量设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加快建设。

2.量质并重抓好主体培育。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鼓励创新的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产业创新资源池,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加强对已获批高企的二次培育,打造量大质优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支撑“965”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发展。鼓励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科技成果。

3.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新水平。不断完善龙头企业牵头的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根据前期梳理的70项关键核心技术,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组织新一轮重大科技专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的学术领军、技术领先、产业领航优势,推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行动计划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系列政策,建好“一芯两网四大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标杆。强化科技统计,服务支撑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4.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枢纽型技术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在对现有工业技术研究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推动工研院管理模式改革,与武创院形成交相辉映的新型研发机构新格局。布局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中试平台,推进中试平台体系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深化联络员进驻高校院所精准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全力推动创新基地建设。编制实施《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十四五”规划》,推动创新街区与城市更新、创新创业、产业转型等深度融合。指导各区主动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承载空间,盘活老旧工业园、老旧写字楼、闲置商业门面等低效空间,加快推动“三区”融合发展。强化工作调度,召开工作布置会、现场点评会、经验交流会,促进各区之间以快带慢、比学赶超,形成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样板。

6.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构建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的稳定支持。推动建设一批强基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7.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最优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行项目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市区联动,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提升众创孵化能力,改进科技金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进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实现1+8城市平台共建、项目共谋、主体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促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共建共享,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机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创新发展。

8.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抓实干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确保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积极推进“六项治理”,着力建设勤政务实高效服务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