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 2021-12-31 08:11 发布单位: 来源: 办公室

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我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各项工作。制定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武汉市科技创新提能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出台《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参与编制《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方案、规划,明确打造“一中心三高地”的主攻方向。

主要工作及成效

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东湖科学城开工建设。印发实施《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核心区骨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7大重点板块建设全面铺开。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投入运行。中部首个“双碳”产业园区、明源云全国第二总部等重大项目落户光谷。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获重大突破。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获省发改委批复,正在加快建设。

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今年以来,在光电科技、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生命健康等领域组建了光谷、珞珈、洪山、江夏等7个湖北实验室,出台专项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开放共享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7个湖北实验室现已全面进入实体运行,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江汉大学的精细爆破等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积极争创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控制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梯度培育,依托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建设的湖北省传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推荐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重点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积极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及科技企业,全力推动三峡集团回迁武汉,中信科移动通信、黑芝麻智能科技、美国独角兽Gitlab中国总部、腾讯(武汉)数字产业总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签约落地。华星光电t4、天马G6二期等项目建成运行,联影医疗总部基地建成开园,高德红外产业园二期、药明康德总部等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华中地区首条智能化柔性生产线——长江电气数字化智造中心正式投产。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生产的首颗卫星下线。武生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投产,年产能达10亿剂,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篇布局。出台《武汉市攻克制约重点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实施方案》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立项实施5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重大专项。领军企业发挥优势积极攻关,华星光电在可折叠屏幕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长江存储的64层和128层三维存储芯片均达到大规模量产良率条件,192层首批产品流片成功,高德红外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智新科技攻克车规级IGBT模块关键环节技术难题,芯擎科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

创新主体培育步伐加快。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措施,实行高企认定申报常态化、便利化、全程网办。市区联动组织组织5143家企业申报高企,4491家通过省级审核,全年净增高企数量有望突破2200家。开展科技企业基础信息库建设工作,梳理形成13.8万家科技企业初级基础信息库。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837家,超过2020年全年入库总量的2倍。

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推动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发布人工智能、5G等领域271个应用场景,公布首批《武汉市人工智能产品目录》,涵盖40家企业、107个产品。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并实现满载荷运行。“一中心四平台”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即将搭建完成。科技部在汉召开人工智能试验区工作推进座谈会。

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成势见效

引才用才机制不断创新。推进市场化引才用才,组建武汉人才集团。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赋予用人主体常态化市级人才举荐权,编制重点引才单位名录,实施清单化管理,调整武汉英才认定程序,实行随到随评、及时认定;在东湖高新区试点人才注册制,实行动态积分评价;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开辟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首批66人获评高级职称,其中11人直接从“零职称”跃到正高级。

外引内联聚合高层次人才。实施“英才聚汉”工程,收集顶尖人才引进清单,一事一议制定引进方案跟踪管理。开展“武汉英才”推荐认定工作。打造校友经济升级版,实施“楚才回汉”工程,推动组建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强化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重点高校院所人才合作交流。

“学子留汉”工程加快推进。与在汉重点高校共建“学子留汉”工作站。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和创业意识培训补贴标准,新实施灵活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意外伤害保险补助、创业场地租金补贴、“三大行业”创业补贴等政策。  

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固本强基

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深入推进。选派120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对接服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83场,推动67项院士专家项目落地转化。深化科技成果体制机制改革,湖北工业大学作为国家九部委授权试点单位,正在积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探索起步。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批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突破1100亿元。

“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展。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挂牌成立。组建27家科技金融工作站,开展对接咨询活动72场,促成贷款及投资总金额2.75亿元。发起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基金(二期)总规模200亿元、湖北高质量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武汉国恒科技投资基金规模45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破冰,“首创-湖北租赁湖北省无形资产1-N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储架获批储架规模达35亿元。积极向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推荐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科技企业上市,新增四方光电、菱电电控、中科通达等3家科创板上市,康圣环球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正在构建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优化调整科技计划体系,建立前资助项目管理、评审回避与保密、市区财政事权划分相关机制,提升科技研发资金使用效益。改革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实施经费使用“包干制”、项目验收“备案制”改革。在知识创新领域实行“负面清单制”,赋予高校院所项目数量和经费使用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推动各区(开发区)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双创”打造、“双碳”战略等不同角度,扎实推进创新街区、创新楼宇建设。全市已布局建设创新街区、园区、楼宇63个,其中创新街区11个。紧扣全市产业地图,编制完成并发布武汉市创新地图。大力推进众创孵化载体建设,新获批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累计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桐汇、创客汇等高水平赛事活动132场。

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加快构建。推动1+8城市平台共建、项目共谋、主体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组织9城市召开科技同兴联席第一次会议,建立科技部门联络协调机制。今年已组织城市圈项目对接活动10场,签约项目92项,安排武汉院士专家、科技副总等近250人到城市圈开展技术服务,与黄冈、黄石、天门等共建产业园区、离岸科创中心。加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跨区域创新协同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研发在光谷、生产在黄冈、黄石等大走廊城市的企业已达1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