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长者专区 > 科技新闻

小学生解锁生活里的“科技密码”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原来红领巾、口香糖都是石油变的!”近日,武汉市青山区青山小学30余名师生走进中韩石化乙烯厂区,开启“沉浸式”石化科普之旅。从“藏”在生活里的化工奥秘,到堪比科幻片的智能车间,孩子们在现代化厂区里“解锁”知识,更读懂了科技强国、绿色发展的深意。

在乙烯产品科普展厅,同学们的目光被琳琅满目的衍生品牢牢吸引——塑料文具、医用器械、环保建材,仿佛在诉说着乙烯的“百变故事”。讲解员拿起一件塑料玩具,揭开乙烯的神秘面纱:“乙烯通过神奇的聚合反应,能‘变身’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小到一支笔,大到装修材料,都有它的身影。”

“我们穿的衣服、戴的红领巾,甚至爱吃的口香糖,很多都是从石油‘变’来的哦!” 青山小学负责人吴颖的话,让同学们睁大了眼睛。而互动模型展示的一组数据,更让大家直呼“不可思议”:人一生中要“穿”掉290千克石油制成的化纤衣物,“吃”掉551千克石油参与培育的农产品,“住”掉3790千克石油合成的建材,“行”掉3838千克石油转化的燃料。

展示台前铺着一卷乙烯基防渗膜,同学们纷纷围过来。“真结实!这么薄居然拉不动!”“这东西能用来做什么呀?”讲解员指向中控大屏一角,那里显示着乙烯基防渗膜铺在垃圾场下方的环保监测模拟曲线。“有了这层防渗膜,垃圾渗滤液就不会渗进土壤和地下水,能保护河流和庄稼。它可是‘耐用小能手’,埋在地下几十年都不会坏。”

中央控制室科技感十足,整面墙大小的电子屏幕上,生产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预警信息实时跳动,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这里就是乙烯装置的‘神经中枢’!通过先进的数字化系统,我们能精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让每个环节都安全、高效地运转。”

高达37.6米的货架直插云霄,电控小车像小精灵在货架中自如穿梭,精准地将聚丙烯颗粒送到指定位置。厂区内华中最大立体包装仓库,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这里就算关灯也能正常工作!”讲解员指着全自动流水线说,“从产品包装到出入库,全程都由机器人完成,它们可是不知疲倦的‘工作小能手’。”讲解员说。

抬头望去,仓库屋顶上的一片片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格外耀眼。“这些光伏板每年能发电近200万度,相当于节约600吨煤!这就是绿色发展的力量。”

“这里简直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吴丹阳同学难掩激动。一旁的工程师笑着补充:“这里每天能处理上千吨产品,智能化物流让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把思政课堂延伸到产业一线,用‘实地观察+互动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不仅学到化工知识,更能真切体会国家能源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吴颖表示,在智能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孩子更能理解科技发展给劳动者带来的福祉,“这种从心底生出的感悟,比任何课堂说教都更深刻、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