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长者专区 > 科技新闻

长飞、京东方“极致智能工厂”上榜首批领航级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8

11月27日,我国首批15家领航级智能工厂名单正式公布。来自湖北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凭借“面向极致工艺的棒纤缆全产业链一体化智能工厂”和“极致效率驱动的10.5代液晶面板智能工厂”上榜。

领航级智能工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在2024年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中探索培育的最高层级,属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级培育体系的最顶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介绍,领航级智能工厂聚焦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变革,旨在通过输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模式,引领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变革,探索未来制造形态,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能制造标杆。

首批15家领航级智能工厂涵盖装备制造、原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等多个行业。湖北、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各有两家,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各有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湖北企业是名单中唯二以“极致”为名入选的。

“极致工艺,意味着把一件事做到极限水准的能力。不仅是做得好,而且要做得比别人好,做到行业能达到的最高水平。”长飞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持续探索极致工艺,长飞在湖北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预制棒—光纤—光缆”研发生产供应链一体化智能工厂,实现了超大尺寸、超高速率和超高质量的生产制造。

走进长飞位于武汉和潜江的智能工厂,AGV运输车、机械臂、机器狗等无人设备在智能系统的调度下,代替工人完成物料运输、生产质检等任务。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柔性产线上各设备模块自动排列组合,无须人工介入就可以生产不同类型的光纤光缆。

这是看得到的智造场景。在看不见的地方,大模型技术构建起全球情报智能体,洞悉市场机遇、洞察市场风险;数字机器人作为“长飞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全链条,让销售、采购、财务等环节少人化甚至无人化;数字孪生技术将整个工厂映射到计算机上,构建起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管理体系。

从“事后检验”转向“事前洞察”、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干预”、从“尽量少错”转向“一次做对”,长飞工厂的年故障率从2020年的3%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0.27%。在一系列创新技术和理念的加持下,全球最大的220毫米直径光纤预制棒、每分钟3500米的全球最快光纤拉丝速度、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新型G.654.E光纤等一系列顶尖成果诞生在长飞。

按照评选标准,领航级智能工厂内AI应用场景占比要达到60%以上。而在长飞,这一比例高达80%。

发展借力AI的同时,长飞也在输出基于AI打造智能工厂的经验。长飞有关负责人说,凭借创新的全球智能母工厂管理模式,长飞建立了可复制的“技术+标准+平台+人才+设备”一体化体系,已成功赋能国内36家和海外8家智能工厂建设。

“两家鄂企获评领航级智能工厂,对湖北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臧冀原说。湖北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战略机遇,打造更多有效的智造场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湖北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湖北已累计培育认定基础级智能工厂12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034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4家、领航级智能工厂2家,“湖北智能工厂建设实现了从点状突破向系统布局的跃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梯度培育体系和行业示范格局”。

下一步,湖北将从体系升级、技术突破、场景引领和生态完善四个方向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培育,推动制造企业在技术成熟度、组织管理、核心竞争力等多个层面稳步提升,构建起既有广度覆盖、又有高端引领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国家所需”贡献更多“湖北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