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 
  •  jiē 
拼音

今天是: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发布时间: 2024-10-12 08:57 发布单位: 来源: 新华社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实践十九号卫星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于9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通过飞行试验突破了可重复使用、无损回收、高微重力保障等关键技术,验证了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各项预期试验效果。

实践十九号卫星具有微重力水平高、时效性好、下行能力强等特点,是高效的高微重力水平空间试验平台,可支持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研究。此次飞行任务,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技术验证与空间科学实验,着力推动空间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同时,搭载多个国际合作载荷,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对推动探索太空、利用太空有着重要意义。

··· 链接 ···

■ 可重复使用卫星能干啥

“实践十九号”来回答

卫星的重复使用意味着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本降低,同时也能更快地测试新技术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实践十九号卫星在可重复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载比及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 开展空间育种试验

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海南省、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发挥空间育种“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等优势,加速种质资源创新步伐,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 验证多项技术指标

实践十九号卫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

◎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

据央视

■ 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降低航天任务成本对于未来的空间探索至关重要。传统航天器的高昂研发、制造和发射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而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引入,大幅降低了单次发射的成本,使得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参与到太空探索的浪潮中。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将能够更加频繁和灵活地进行科学实验、商业任务以及国际合作。

◎ 可重复使用火箭

相比重新制造一枚火箭来说,可重复使用火箭不仅成本低,而且能提高产能,大幅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

9月11日午间,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关键一步。

◎ 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太空旅游”就是“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的一项重要应用。

     据新华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