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2025年武汉市第二期技术经理人培训解锁科技成果转化新密码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55 发布单位: 来源: 汤逊湖创新

3月28日至29日,2025年第二期武汉市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暨江夏专场在阳光创谷火热开讲。来自江夏区及武汉市的150名技术经理人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理论+实战”的双向赋能之旅。


武汉武创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武创通”)作为本次培训的承办单位之一,充分发挥科创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携手汤逊湖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助力江夏区培育具备专业能力与产业洞察力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在这场被誉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的培训中,8位顶尖导师轮番登台,从政策解读到商业实战,从需求挖掘到法律风控,为学员们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方法论。




开班致辞

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刘俊 


“技术经理人是打通实验室到市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俊在开班致辞中掷地有声。他指出,江夏正全力打造中部科创大湖区,技术经理人需以“懂武汉、懂专业、懂市场、懂政策、懂金融”的“五懂”能力,成为链接高校、企业与资本的“超级枢纽”。目前,江夏首届技术经理人大赛已进入预赛阶段,这场培训正是为参赛选手量身定制的“赛前特训营”。



DAY 1

理论筑基

从概念验证到资本视角的全景透视

概念验证:跨越“死亡之谷”的第一道筛子

上海概验科技有限公司、超快激光芯片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 张大为 


实验室的成果≠市场的商品”上海概验科技有限公司、超快激光芯片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大为以柔宇科技破产、云英谷并购等案例切入,揭示科技成果转化的残酷现实。他提出“概念验证六步法”:筛选技术价值→沟通转化意愿→路径探讨→合规审查→资源匹配→落地执行,并强调:“技术经理人需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用商业化逻辑为技术验明正身。”


投资视角:硬科技企业的估值逻辑与生存法则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湖北分公司总经理 吴攀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吴攀直言:“一级市场高估值泡沫正在破裂。”他对比柔宇与拓材科技的命运差异,总结硬科技企业三大生存法则:技术壁垒+市场验证+团队韧性。数据显示,2024年VCPE投资金额TOP100案例中,半导体、IT、汽车占比超37%,吴攀建议:“技术经理人要善于借力产业资本,用‘国产替代故事撬动资源。”


高价值专利:从“纸面权利”到“真金白银”

武汉派富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王文涛


“专利的价值不在数量,而在能否卡住产业链咽喉。”武汉派富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文涛以华为5G专利布局为例,详解“金字塔专利策略”:底层防御性专利筑墙、中层竞争性专利卡位、顶层战略性专利定价。他透露,武汉理工大学一项透明陶瓷专利以700万元单价刷新高校转让纪录,证明“高价值专利=技术硬核+商业嗅觉”。


政策红利: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密码”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原成果转化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程乐学


“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时代已至!”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原成果转化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程乐学解读武汉“965”产业政策时强调,技术经理人需紧盯光电子信息、氢能、量子科技等赛道,善用“揭榜挂帅”“先使用后付费”等新政。他特别提到,江夏正构建“一核两区多园”航天产业格局,技术经理人可深度参与“中国星谷”建设


DAY 2

实战进阶

需求挖掘、产业图谱与法律风控

需求挖掘:从“企业痛点”到“技术爆点”

迈科技创始人、CEO  林贤杰


“企业不缺需求,缺的是被‘翻译的需求!”迈科技创始人、CEO林贤杰现场演示“需求四象限法”:商业趋势、技术门槛、经营成本、决策人偏好。他分享案例:一家机电企业原想“提高检测效率”,经深度挖掘后锁定“机器换人+物联网运维”,最终技术对接使效率提升3倍。“技术经理人要像侦探,从碎片信息中拼出真需求。”


产业地图:解码武汉“硬核”产业生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李雪松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雪松用数据说话:光谷光纤光缆全球市占率25%,武汉经开区年汽车产能250万辆,氢能产业链规模剑指500亿。“技术经理人需手握‘产业罗盘。”他建议,重点关注光电子信息“一核两翼”、汽车“四区联动”、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在细分领域寻找“技术嫁接点”


高校转化:一万小时黄金定律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 马银波


“10项成果可能仅有1项能转化!”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马银波坦言瓶颈。他揭秘高校转化的“武汉理工模式”:构建“科学家+技术经纪人+产业方+资本”生态,通过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平台、专利导航三大工具,将成果“扶上马送一程”。其团队促成姜德生院士光纤传感专利包转化超亿元,印证“有组织转化”的力量。


法律风控:避开成果转化中的“隐形深坑”

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 牛萌


“一个条款疏漏,可能让千万投入打水漂!”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牛萌以某高校教授因股权纠纷被诉案例警示:需严控“四类风险”——权属不清(职务成果vs个人成果)、作价虚高(国资流失风险)、协议模糊(知识产权归属)、退出机制缺失。他建议:“用‘技术入股+动态调整+回购条款构建安全网。”


此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技术经理人“连两端”作用,为江夏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未来,武创通将持续推进“汉版”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深化区域间协同合作,通过常态化培训、需求对接会等形式,培育更多“懂产业、通政策、善金融”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动武汉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