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召开2025年科技创新与人才表彰大会
聚智汇力 开创科研人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6月23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在该校阳光校区建全科学会堂举行2025年科技创新与人才表彰大会,总结2024年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成果,表彰先进典型,部署未来发展任务。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出席并讲话。大会由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傅欣主持,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宣读表彰文件。
会议为科研标兵、科技成果奖、高被引学者以及高层次人才等奖项获奖代表颁奖。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夏治刚,设计创新与纤维科学研究院教授沙莎,微电子学院三级教授、物理学科带头人周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殷先泽等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分别围绕科研攻关、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等领域,分享了具体实践经验与方法。他们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与跨学科交流的创新价值,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勇于直面挑战、积极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新方法、应用新技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突破自我中持续精进,为“美好纺大”建设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青年人才是关键力量’的战略意识。” 徐卫林在以《守正创新 铸魂育才 彰誉赋能 凝心聚力开创科研人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题的总结讲话中强调。他介绍,武汉纺织大学已连续举办多届科技创新大会,今年的科技创新与人才表彰大会特意将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先进个人与人才队伍建设中表现优异的典型代表一同表彰,这一创新举措充分彰显了学校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战略布局。
徐院士说,面对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和“双一流”建设关键期,该校要聚焦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创新生态“三个方向”,以“五大工程”为抓手,推动科技人才事业迈上新台阶:强化特色学科引领,深耕“超纺织、未来纺织”领域,布局高性能纤维、生物医用材料、智能穿戴等前沿方向,构建“纺织+材料+信息+医学”创新链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倾向,完善“领军人才-青年骨干-后备梯队”全链条支持体系;夯实创新生态基础,营造“做真科研、真做科研”的文化氛围;扩大开放合作,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强化保障支撑,优化科研条件与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傅欣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打造创新高地,全体教职工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落实“四个要求”:聚焦国家战略明确科研方向,加强学科交叉打造创新生态,强化人才引育激发创新活力,深化校企合作加速成果转化。
“本次获得表彰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团队的鼓励,反映了学校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作为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周勤在大会上接受表彰。会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将和团队一起以“钉钉子”的精神,踏踏实实扎根细分领域,以团队协作的智慧突破研究瓶颈。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人才力量为动能,激发武汉纺织大学科技创新活力,全力推动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武汉纺织大学全体在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负责人,二级院部党政负责人,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平台负责人,二、三级教授代表、教师代表和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