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湖北时珍实验室建成中药资源成分库

405味中药材有了数字身份证

发布时间: 2025-07-22 08:48 发布单位: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湖北时珍实验室建成华中最大中药资源成分库——“华中本草多组学成分库”,为华中地区405种常用中药材蕴含的天然成分绘制了详细的“数字画像”。

“这些传承千年的中药,第一次拥有了科学精准的‘身份证明’和‘成分清单’。”湖北时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琦表示,这项成果填补了华中地区本草研究的空白。

“这405种药材,涵盖了华中地区近一半的常用中药。”湖北时珍实验室研究员刘义飞说,为了这份“数字画像”,在湖北时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士林教授指导下,核心团队近30人花了5年多时间。

据介绍,这份“数字画像”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发现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重要成分和新成分。如黄连除了已知的有效成分,科学家在利川黄连里还找到了具有抗炎和调节血糖、血脂作用的新型生物碱,以及大量小RNA等新型功效成分。湖北的蜈蚣、蕲蛇、水蛭等动物类药材极具区域特色,通过成分库发现,它们体内存在大量的小肽和小RNA等成分,这些成分是其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炎等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全新方向。湖北时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松林解释,这不仅解决了药材“身份不明”的问题,还能科学解释为什么特定产地的药材更好,譬如神农香菊的特殊成分就与它生长的高海拔环境密切相关。

据介绍,这个庞大的成分库还内置了分析工具,能预测这些成分可能作用于身体的哪些靶点。“未来,结合这些靶点数据,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研发创新药物和健康产品,大大提升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刘松林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