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武汉“天问”等多款机器人出战

发布时间: 2025-08-15 09:18 发布单位: 来源: 长江日报

“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8月14日晚,1.2万人冒雨齐聚北京“冰丝带”(国家速滑馆),一起智博向未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智能机器人齐聚一堂,14日至17日围绕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展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前沿成果。

武汉多款人形机器人参赛。开幕式上,9台来自武汉光谷东智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化身秦俑,身披3D打印的秦俑战甲,敲响绛州大鼓,表演大型人机共舞节目《秦俑魂》;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统筹,10余名师生自研的“天问”人形机器人,将参加100米和4×100米田径比赛;武汉朗毅机器人在强手如林的百米赛场表现不俗;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与硕士生组成的“智迎者”战队,将使用“天轶”机器人参赛……

■ 人形机器人运动员代表现场宣誓

“冰丝带”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专门修建的永久专业场馆,曾见证冰雪荣耀绽放,历经全新升级改造,为此次机器人运动会变身“蓝丝带”和绿茵场。

开幕式上,百余支机器人战队以精彩的表演,展现“人机共融”的未来图景:人形机器人和模特携手同行,展示未来感服装;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登场。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冰丝带”内为机器人运动会搭建了多元竞赛区域,包括田径区、足球赛区、拳击台、舞蹈表演区,以及模拟工业、酒店、药店的场景赛区等,还在主场馆外建设了“熊猫眼”赛训基地与ROBO LAND机器人营地,同时设置了充电专区、机器人医院(维修专区)等保障设施。

赛事技术总监陈斌介绍,为适配机器人运动需求,田径赛道宽度特意扩至2.1米,并设置3米遥控区,允许操作员实时辅助机器人完成比赛。

在运动员宣誓环节,人形机器人像人类运动员一样郑重承诺遵守比赛规则。

除了足球、篮球、田径、表演赛等,现场还设有工业、仓储中心、医院和酒店4个场景共7个赛项,着重考察人形机器人在场景应用中的精细作业能力与智能化水平,有的误差需控制在毫米级。

在医院场景竞赛区,药品分拣竞技赛场的药柜上整齐码放各类药品,赛事中机器人需根据药方,从药架中取出药品并放置于指定位置;拆药分装技能竞技环节,要求机器人完成指定药品的拆取与对应分装盒的匹配放置。

■ 16个国家和地区280支队伍参赛

虽然是全球首次,本届运动会参赛阵容强大,经审核,最终确定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和88支企业赛队。

高校赛队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有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3支中学队伍参与其中,为运动会带来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企业赛队包含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星海图等,覆盖了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15个国家。

主体赛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3类共18个赛项,外围赛设置羽毛球、篮球、乒乓球3个小项。

竞技赛中机器人将挑战人类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跑步、跳高、跳远、自由体操和3V3、5V5足球赛等。

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武术和灵机一动等项目,展现机器人的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作能力。

场景赛则聚焦实际应用,如工厂物料搬运、医院药品分拣、酒店清洁服务等。外围赛事包括自由搏击、投篮大赛和乒乓球(人机对抗)等。

每日分为上午下午两个竞赛单元,每个单元持续约3小时。每个竞赛单元设置2至3次颁奖仪式,确保观众无论身处哪个场次、哪个位置,都能尽情感受赛事的精彩瞬间,现场设金银铜牌颁奖环节。

8月17日下午比赛结束后,将举行运动会闭幕式。

■ 武汉机器人战队沉稳出战

开幕当晚,紧张刺激的100米赛率先开锣,武汉朗毅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与曾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同台竞技,表现不俗,现场掌声雷动。

此次参赛的武汉大学“天问”团队,由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胜院士统筹,李淼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郭朝、邓俊两位老师具体指导,综合计算机科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城市设计、测绘遥感等11个优势学科资源,相关专业领域师生联合攻关核心问题,寻找技术方案。

在研发过程中,李淼主要负责统筹整个机器人的技术运用和上肢(包括手、眼、脑)操控,郭朝主要负责下肢的运动控制和上下肢的联动协调,邓俊则负责“天问”的感知系统,致力于开发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实现“天问”的智能化。

华中科技大学“智迎者”团队则携“天工2.0Pro”和“天轶2.0Pro”人形机器人参赛,聚焦工业与服务场景。团队将参与工厂场景—物料搬运竞技与酒店场景—迎宾服务技能竞技两项比赛,系统展示人形机器人在典型工业与服务场景中的任务执行能力、适应性与人机协同水平。

此次运动会不仅是技术擂台,更被视为推动机器人产业落地的关键平台。组委会透露,部分参赛技术已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随着“冰丝带”的灯光点亮,这场科技与体育的盛宴正式启幕。武汉机器人能否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