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木磊石:从技术攻坚到产业赋能 做数字电源的领航者
从日常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到点亮生活的LED照明设备,电源早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近年来,伴随科技浪潮的加速发展,“数字电源”正迅速崛起。武汉森木磊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木磊石”),正是这一领域的创新践行者。森木磊石将传统电源研发中的复杂难题,精准化解于技术端,同时立足于自主创新,研发创新产品,致力为数字电源开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突破让电源研发没有那么“难”
说到电源研发,很多人首先想到是彻夜工作的程序员和一行行复杂的代码——这曾是行业普遍的“研发痛点”,不仅进度慢,还让很多创新想法困于代码壁垒。森木磊石自主研发的PPEC Workbench电力电子智能化设计平台(以下简称“PPEC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电源设计、图形化嵌入式程序开发、AI智能助手等功能板块的升级更新,使工程师剥离代码壁垒,聚焦逻辑创新。这种一站式智能化的开发设计方式显著降低了电源研发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
研发PPEC平台时,实现“电源控制程序的图形化编程”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重大挑战。“项目刚启动那会儿,市面上的电源控制器产品都还没有图形化编程功能,我们等于要在空白领域开辟新路径。”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回忆道。研发最难的地方在于既得把复杂的控制逻辑拆成直观的图形模块,让工程师能理解、会操作;又得保证这些模块最终组合时的灵活性优于传统代码编程。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无参考、高要求”的研发,只能靠团队一点点试错。可第一次设计的图形模块在测试中就遇到了“拦路虎”:模块要么过于死板,难以构建复杂逻辑;要么接口设计不合理,导致生成的底层代码效率低或出错。
面对这一困境,森木磊石的研发负责人第一时间召集核心技术成员召开攻坚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从模块设计逻辑到接口适配细节,逐环节拆解问题、碰撞思路,誓要突破技术瓶颈。经过无数次的方案调整、测试验证和细节打磨,这套融合了集体智慧的图形化编程架构终于成功落地。它有效平衡了易用性与灵活性,成为PPEC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数字电源开发领域未来将呈现智能化、高效化、集成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表示,PPEC平台的技术突破,不仅是森木磊石科研团队潜心研发结出的硕果,更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契合,助力森木磊石在数字电源赛道上持续深耕、行稳致远。
“人才+产业”协同发力开启企业加速成长新征程
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为森木磊石锚定了行业赛道的先机,而要将这份先机转化为持续领跑的动能,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深度锻造。在森木磊石看来,“人才”与“产业”的协同发力,正是驱动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开启加速成长新征程的关键引擎。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我们的核心研发团队大多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有深厚电力电子学科底蕴的高校,他们既能沉下心做学术研究,又懂怎么把理论落地到实际应用里,这是我们技术创新的‘底气’。”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这支兼具学术与实践能力的团队,让森木磊石在数字电源技术上不断突破。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我们不光啃下了好几块核心技术‘硬骨头’,还拿到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这些技术成果变成了能支撑行业升级的‘工具’。”2025年,森木磊石凭借强劲的成长势头,在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寻找创投金鹰·发掘企业新苗”计划评选中,成功摘得2025“创业企业新苗奖・年度新锐企业”荣誉。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森木磊石还主动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我们会跟上游的器件厂商一起把电源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上去;而和下游的科研机构、应用企业合作时,我们能根据他们的具体场景做定制化方案,就是想把‘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路子打通,让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都能往上走。”森木磊石相关负责人说。
从2017年成立到现在,森木磊石的成长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起。营收从最初的几百万元涨到如今的数千万元,年均增长率超50%;团队从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百余人的专业队伍。2024年,森木磊石获得武汉市科技创新局“骨干高企瞪羚计划”支持,为其发展增添动能。展望未来,森木磊石不仅要把AI更深地融入电源设计和运维,让研发门槛更低、周期更短;还要扩大市场份额,打响品牌名气;更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整个电力电子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这家从武汉成长起来的瞪羚企业,正用技术和实干,一步步把这个目标变成现实。
“骨干高企瞪羚计划”是武汉市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四个计划”之一,面向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旨在发掘、培育一批即将进入“快车道”、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通过科技金融、产学研对接,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裂变为高能级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