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我在武汉为新能源车“造心”

发布时间: 2025-09-11 08:57 发布单位: 来源: 长江日报

换上洁净服,黄志召走进测试车间。他打开贴片机,紧盯屏幕,调整程序参数。一旁,模块贴片有序进行。“参数调到最佳,贴片效率和质量可以提高15%。”他说。

32岁的黄志召是郑州人,2015年,他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读博,毕业后,加入刚成立的武汉羿变电气有限公司。几年间,他从工程师做到副总,带着团队解开了一道难题:如何给新能源车造一颗更强、更省电的“心脏”?

2022年,团队研发出双面散热碳化硅模块,填补了国内空白。“相比传统单面散热,这一模块理论上可提升30%的散热性能。我们再攻关,又比同类产品多出15%。”

可市场对性能的要求永无止境。这颗“心脏”还能否更强,团队决定在功率模块大小不变的条件下尝试提升电流。

这一举动,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技术支持,东湖高新区的“揭榜挂帅”项目也及时注入了资金。经过一年半的“硬骨头”攻坚,2024年,团队终于实现目标:将功率模块的电流从600安提升至1000安。

团队同时在产品结构和封装工艺上进行创新。“新产品应用到新能源车上,可让续航里程提升5%。”黄志召眼里有光。

回忆这次攻坚,黄志召坦言,过程虽难,但团队并未感到举步维艰。“武汉的创新生态,让我心无旁骛、专注前行。”黄志召说,从实验室的想法到稳定可靠的工业产品,需要团队付出巨大努力,而武汉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政府服务,为团队铺就了一条“快车道”。现在,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和黄志召一同打拼的共有50多人,多为“90后”“95后”,平均年龄不到30岁。“别看人年轻,个个都很有冲劲。”黄志召介绍,今年,公司累计销售金额预计突破1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0%。

黄志召所在的公司位于光谷“马蹄莲”大楼。9日晚,黄志召和同事们还在这里忙碌。储能、船舶、航空、医疗……他们正为这些行业巨头研发新的模块。明亮的万级超净车间里,一块块巴掌大的模块“列队”,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