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建成投运
9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获悉,位于南太子湖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正式建成投运。该基地总投资50亿元,将面向人工智能企业、大模型公司与科研机构,提供安全可靠、智能集约的算力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唯一的云计算品牌,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云)不断加强在武汉的布局,目前正以“可信智算”为核心,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和关键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算力突围
100P算力一年接近饱和
当日上午,记者走进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内的武汉可信智算中心,一排排黑色机柜发出低沉嗡鸣,服务器集群正24小时高速运转,工程师在一旁巡控服务器并进行调试。“首期100P算力在一年内使用率就超过90%,接近饱和。这种爆发式增长超出了我们预期。”中国电子云副总裁胡超坦言。
自2023年中国电子云与武汉经开区共同建设智算中心以来,这里已成为区域重要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胡超指出,算力正成为如水电一般的基础公共资源,广泛赋能千行百业。
一家距武汉千公里之外的垂直类大模型企业依托智算中心的算力支持,模型迭代效率提升2—3倍,显著降低研发周期与成本。此外,中国电子云将自研的“星智政务大模型”应用于“数字车谷”建设,通过智算中心向政府与公众提供政务查询、推理分析与智能问答等服务。
目前,该智算中心已为东软睿驰、岚图汽车等近10家企业、大模型厂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智算服务,并上线DeepSeek模型,为用户“量身定制”安全可靠、智能集约的算力解决方案。
胡超认为,爆发式增长得益于三大因素: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支持、湖北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以及中国电子云自身“可信智算”的技术优势。
“客户运行的是数据密集型AI场景,对算力基础设施的稳定与可靠有极高要求。”胡超表示。目前,智算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多类AI应用场景。
2024年3月正式投运以来,武汉可信智算中心迅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节点。胡超透露,“二期500P算力已在推进”。
■ 以数赋智
加速AI赋能千行百业
在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的会议室里,记者偶遇一场特殊的数据分析会。工程师正在讨论如何构建高质量医疗数据集,隔壁服务器电脑屏幕上显示AI系统正在进行智能数据探查,并且自动针对医疗数据集中发现的质量异常情况,给出处理建议。
“这是我们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做的心血管疾病专业模型训练。”一位工程师向记者解释。
“高质量数据集是AI突破通用能力瓶颈、扎根行业的关键。”胡超说,以构建高质量数据集为牵引和驱动,中国电子云正在布局一盘云、数、智融合的大棋。
2024年年底,公司打造了云数一体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助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它和高质量数据集共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仅仅大半年,中国电子云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已成功中标多个大型项目。
目前,中国电子云自主研发的云数智产品已经深入应用到多个领域。2024年,湖北机场集团选择与中国电子云合作,基于DeepSeek探索智能化应用。
“现在,机场正全面AI化,每一个环节都在重塑。”胡超举例,智能客服可提供更人性化的指引,实现一站式登机服务;AI智能调度结合大模型和行业知识库优化资源分配与调度,大大提升各保障环节的效能。
在医疗领域,中国电子云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合作已初见成效。胡超介绍,他们开发的智能系统帮医院完成了数据治理工作,以前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两周就做完了。
现在,AI系统还能自动生成病历,医生查房时说的内容能实时转成病历,出院时自动生成出院小结,还能为医生提供诊疗方案。该系统成熟后,将推广至医联体内百余家医院,使县乡级医院医生也能享受AI辅助诊疗。
■ 从数字城市到神经算法
AI生态加速成势
在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展厅,一项前沿技术演示引人注目——通过神经算法,一根普通管道被赋予感知能力,可识别周围变化并自主响应。
“我们要让成千上万物体具备简单的神经网络,实现自组织与智能响应。”胡超表示,这是中国电子云目前重点攻关的方向。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电子云正式发布人工智能战略,明确将AI作为未来核心方向,同时持续拓展云服务兼容性与应用生态。
在武汉,中国电子云正深度参与数字城市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开发与人工智能多场景落地。“武汉场景丰富,医院、高校密集,城市体量庞大,非常适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胡超说。
此外,公司还积极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合作推进生态保护,参与国家关键行业科技项目,并服务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覆盖“车、路、云、网”全生态,初步形成从硬件、软件、算力支撑到大模型应用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占全市比重20%。
随着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的正式投运,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集聚。在湖北省科技厅最新发布的2025年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中,全区共有38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云获评“驼鹿”企业,另有37家成为“瞪羚”企业。
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的建成,将显著提升区域算力基础设施能级,通过提供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数字动力,加速区域产业多元化升级,助力武汉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