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武汉诞生全球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

发布时间: 2025-09-22 08:48 发布单位: 来源: 长江日报

9月21日,“楚材聚汉 百臻进京”投资促进推介会暨第三届北京楚才青年创新发展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北武院)首席科学家朱松纯教授以“通用人工智能:筑人才培养新模式,赋产业生态新动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 通用智能人“通通”智力相当于五六岁儿童

朱松纯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走入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他和团队正积极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两个层级——个体与社会。在个体层级,主要是打造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目前其智力已相当于5—6岁儿童水平;在社会层级,主要是打造大型社会模拟器,目前已在武汉光谷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这将是未来社区的智治平台。

过去,大部分机器人只能在局限环境下作业,无法在真实物理世界中与环境交互,并完成复杂的全身动作。朱松纯说:从跳舞(玩具)机器人到通用机器人的突破,需利用精准的通用遥操作技术辅助完成最后的闭环。朱松纯领衔的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乐聚、宇树等7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发起“通智大脑联盟”,通过打破技术壁垒,聚焦垂域场景的通智大脑和具身本体协同研发及应用,使物理机器人有了“心”:实现从感知到决策、从学习到执行的闭环,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眼下,通用人工智能迁移到物理机器人,使具身机器人具备操作稳定性、精准度。他强调,中国需要构建自主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其核心是要“为机器立心”,让智能体具备内在价值驱动,而非单纯数据驱动。这一理念源于东方哲学“相由心生”的智慧,实现智能体的自主任务生成与伦理规范自然涌现。

■ 全球首个社会领域大科学装置在光谷

朱松纯特别介绍了与武汉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由北武院开发的大型社会模拟器1.0,已在光谷完成518平方公里全域建模,成为全球首个社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该平台支持多智能体社会行为仿真,为智能社会治理提供创新工具。

他以东湖高新区佛祖岭街道湖口社区为例,最新部署的人工智能社区智治系统,通过部署324个多模态传感节点,实时监测社区安全与居民状态。例如,当独居老人跌倒,生物特征传感器会立即发出预警,社区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响应救援。人工智能使这个有2800户居民、流动人口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解决了高空抛物、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治理难题。试运行3个月以来,社区风险事件、人力成本大幅下降。该模式已在光谷多个社区推广,未来将形成可复制的智能治理方案。

朱松纯说,作为全球首个社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它是一个大型社会模拟器——诠释过去、模拟现在、推演未来。通过社群演化、机构形成、制度选择、国家演化、文明模态,解决文科不能实验的问题。

今年7月17日,北武院打造的“文明一万年·农业社会VR大空间”在链博会上全球首发。

朱松纯建议,武汉通过差异化布局,加强新型研发机构联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他认为,人工智能创新的5个层次:执行、算法、模型、数理框架、智能的本质,武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领先优势。

朱松纯的演讲获得与会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的积极响应。多位参会者表示,朱教授提出的人工智能+生态圈构建思路,为京汉两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