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企业引入专家兼职“科技副总”
发布时间:
2025-10-11 09:07
10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力争到2027年,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50%。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解读,《若干措施》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没有”“敢不敢”“能不能”三个关键,提出17条具体措施,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17条具体措施包括:高校开展“五技合同”认定登记给予激励;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挂钩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科研人员使用财政资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免责情形;推进大学科技园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设立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等。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高校拥有8万余名科研人员,汇聚全省超70%的基础研究人才。我省正着力破解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力争到2027年,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至50%。
省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支持省属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联合体,并鼓励企业积极引入高校专家兼职企业“科技副总”。
同时,为鼓励高校院所专利“能转尽转、能转快转”,湖北在全国率先以人工智能赋能专利转化全流程,还支持高校将“沉睡专利”以低价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许可给大学生。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谢冠林介绍,2021年到2024年全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增长了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