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武汉超算中心算力扩容突破100P “最强大脑”拉动数字经济

发布时间: 2025-10-28 08:55 发布单位: 来源: 长江日报

“上个月月底,武汉超算中心二期鲲鹏算力设备成功点亮,算力扩容突破100P。”湖北科投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运营经理蔡维康介绍,作为武汉最早一批算力基建,中心已运营4年,已备好多种服务套餐,满足各类企业算力需求。

据了解,武汉光谷爱计算有限公司入选武汉算力服务商,该企业运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武汉超算中心。

据介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于2021年5月投入运行,是国内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累计算力规模达400P。与之一墙之隔的是武汉超算中心,一期建成50P高性能计算(HPC)算力系统,总体规划建设算力200P。两中心协同,已累计为约50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算力服务。

蔡维康介绍,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两者的特点和功能定位不同。智算中心布局以NPU为主,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进行神经网络计算的处理器,主要用于加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任务,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特点是算得快、算得好。而超算中心部署了高性能计算机组建的通用计算区域和GPU计算区域,其技术底座由数万核鲲鹏处理器内核及数千张加速卡构成,其优势是算得准,主要服务科技研发。上个月刚完成扩容,标志着武汉超智算力引擎再升级,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精准气象预报、新药研发、高端装备仿真模拟等前沿科研与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底座”。

蔡维康介绍,为了让武汉这座创新之城能尽享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硬通货”,中心已备好多种服务套餐,以武汉超算中心为例,在全国首创“专属资源池”和“共享资源池”两种模式。

蔡维康将其形象地分别比喻为“月租房”和“公交车”:“‘月租房’供企业独家使用算力资源,比如有些做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测试的、做生物医药多组学数据分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公交车’主打资源共享,按时间或次数收费,资源池内有多家单位使用算力,开车的是我们的‘系统工程师’团队,他们将根据不同需求排班,‘公交车’24小时日夜不停,‘乘客’上上下下。”

蔡维康介绍,作为首批算力服务商,企业还将开发更多算力平台化工具,降低企业使用算力和构建模型的门槛,进一步满足企业对算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