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走出去”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 2017-02-10 09:09 发布单位: 来源: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市科技局的关心和支持下,长期坚持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全国同行业率先进军国际市场,大力推进“楚国种,天下用",为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一、开拓了种子贸易
    1999年伊始,公司率先与有关国家开展种子和配套技术出口,种子贸易量迅速上升,业务范围涉及亚、欧、非及南美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种子数量由2001年的15吨扩大到2012年的5000余吨,近年保持在2000吨左右的出口规模。出口作物由单一的杂交水稻增加到杂交棉花、杂交油菜、杂交玉米等多个品类;出口国家由孟加拉国发展到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厄瓜多尔、缅甸等多个国家。种子出口量连续6年(2007-2012)位于国内第一。截至2016年,公司累计出口种子15000余吨,创汇收入4500万美元,公司品种累计在国外推广种植1200万亩,累计为所在国增产粮食6亿公斤。
    二、引进了一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
    为适应国际种子产业发展的大形势,公司适时调整对外战略,与相关国家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合作。公司先后共派出20多位专家到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缅甸、印尼、特多、厄瓜多尔、秘鲁、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地开展种质资源引进和合作研究。截止2016年,公司共收集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商业价值的国外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共计2000余份,其中水稻1000余份、玉米500余份、棉花200余份,油菜及其他300余份。引进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极大增加了我国种质资源战略储备,丰富了我国农作物品种遗传基础,反哺了国内种业技术创新,提高了农作物品种选育的针对性和广适性,也为公司进一步国际化发展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
    三、建立了国外品种试验示范体系
    扎实的品种试验示范是种子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公司特别重视国外品种试验示范体系建设。公司不仅在国内建有专业化的国际育种试验站,而且在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厄瓜多尔等国也单独或合作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为国外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奠定了基础。公司安排科研专业人员常年驻扎国外试验站,协调、组织安排品种的试种、试验、示范及区试审定工作。经过多年的品种筛选及区试,公司已有16个品种在国外通过审定和注册,还有20多个品种已经进入国外区域(注册)试验,确保公司在国外不断有新品种登记上市。
    四、成功举办了种子技术国际培训
    为了快速地把种子技术推广到目标国家,公司现已举办20余次农作物种子技术国际培训班。2004年、2006年,分别举办了缅甸农业官员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SID杂交水稻培训班,配合湖北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举办了湖北阳光工程国际农工培训。2008-2016年,共计承办了9届科技部发展中国家农作物种子技术国际培训班,共培训了来自34个国家的250多位学员。学员们在培训中不仅学到了中国先进的种业技术,增进了友谊,也有力推动了公司与学员所在国、所在单位的深入合作。
    五、获得了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
    基于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的成绩,公司获得了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2011年3月,公司对外合作成果荣登“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国家展馆进行展览。2012年1月,公司被授予“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被认定为第一批湖北省国际合作示范企业。2012年2月,公司获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发展中国家种子技术培训班项目承办单位资质认定。2013年9月,公司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认定为“农作物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2-2016年,公司被推选为中国种子协会国际交流合作分会会长。公司“湖北种业走出国门取得巨大成就”被评定为“2015年度湖北十大科技事件”。公司还多次作为种业代表,陪同科技部、农业部、湖北省主要领导出访洽谈农业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