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3年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2023年,在市人大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3〕2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3〕18号)等文件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贯彻“以办理促进工作、以办理赋能创新”的理念,将提高办理质量作为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办理工作的落脚点,将创新方式方法作为办理工作的着力点,按时保质完成了全部建议、提案的答复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我局共承担办理人大政协议提案207件(含全国政协提案3件、省人大代表建议7件、省政协提案16件、市人大议案2件、市政协建议案1件、市人大代表建议44件、市政协提案124件、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提建议10件),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1%,其中主(承)办44件,会办163件。截至目前,我局已按规定时限完成全部建议、提案的答复工作,并根据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的有关要求,经征求代表委员意见及保密审定,在局门户网站公开34件主办件的办理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强化督办,压实办理责任
议提案办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的互动过程,更是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增进共识的有效手段。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议提案办理纳入我局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承办处室抓落实,综合处室抓协调”的工作机制,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印发《市科技局2023年议提案办理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办理责任、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局办公室设立专人负责议提案办理的日常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台账,全面及时掌握办理情况,有效避免漏办、滞后、超期等现象发生。通过挂图督办方式,确保件件有人办理,事事有人落实。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办理质效
今年市政府专门部署议提案办理工作,明确我局为1号建议案《关于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建议案》的主办单位,我局高度重视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由局主要负责人领衔督办,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有关任务责任领导与责任处室,多次与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对接相关工作,并在认真学习、研究1号建议案原案的基础上起草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6项工作目标、5个方面共15项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紧扣时间节点,抓住工作重点,突出亮点特色,会同各办理单位高质量推进办理工作。
(三)强化沟通,积极协商,争取理解支持
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研读原文-拟定方案-加强沟通-解决问题-争取认可-正式答复”等6个环节开展办理工作。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会办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支持,为议提案落实创造条件。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交流,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协商、个别面商等多种形式,准确把握议提案内容,虚心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与代表委员增进互信、积累共识,真正做到办理效率与满意率的两提高、双丰收。
三、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在充分吸收借鉴议提案中好的建议的基础上,我局结合科技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版全球创新指数部分内容显示,武汉在全球城市科技集群榜单中位居13名,较2022年上升3位。
(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议提案原案中“科技创新中心”出现的词频高达49次,代表委员们分别从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平台建设等不同角度,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将日常工作与科创中心建设全面并轨,在绩效目标、重点工作等各方面“一盘棋”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围绕形成“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构筑科技强国建设的区域战略引擎的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集成攻坚,出台多项创新政策文件,加快搭建科创中心“四梁八柱”。积极构建科创中心指数研究与监测体系,根据监测评估情况适时调整规划。目前,国家层面51项支持事项中2项已完成,48项正加速推进。市级115项重点任务全面展开,一批重点任务取得标志性进展。
(二)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今年我局主办的议提案“关于依托光谷实验室建设具备行业中立性的研发与中试平台申报国家实验室的建议”(市人大第JY20230034号建议)“关于支持省级卫星大数据实验室建设的建议”(市人大第JY20230171号建议)“关于加强我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532号提案)等重点关注实验室体系、创新平台等建设。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目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进展有力有序,已建成、在建和预研大装置1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5。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数量暂居全国第3,7家湖北实验室加快建设。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按照“以用为导向”的创新平台建设要求,积极探索创新联合体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优化提质的落实路径和举措。高效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武汉市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55家。
(三)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今年我局主办的议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量子技术”产业布局的建议”(市人大第JY20230045号建议)“关于我市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574号提案)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以来立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5项。市区联动推进重点研发计划,努力打通产业技术堵点、难点。组织实施知识创新专项,推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策源。近年来,我市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鼎龙股份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发出具有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SPI材料及核心原料,实现销售收入超3500万元,有效解决我市新型显示产业供应链安全风险。武汉新芯攻克12英寸RF-SOI射频芯片工艺平台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国内首个射频前端55纳米RF-SOI通信芯片量产。锐科激光攻克100kW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泵浦源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技术“卡”点,成功发布国内首个100kW光纤激光器样机。
(四)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今年我局主办的议提案“关于做好精准服务,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099号提案)“关于强化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036号提案)“关于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399号提案)等重点关注创新主体培育。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实施初创企业“育苗行动”、中小企业“拔节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成林行动”,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654家,截至2023年9月27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已达11465家。建设全要素创新空间,大力推动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分组开展特色街区督导,截至2023年9月27日,各区完成创新街区建设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推动孵化载体量质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科创企业孵化培育体系基本成形,截至2023年9月27日,全市各类众创孵化载体达到446家,其中国家级131家、省级172家、市级143家。积极探索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设立42个科技金融工作站,精准匹配210名科技金融业务员,初步搭建起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打造成果转化“武汉样板”
今年我局主办的议提案“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市场化运营,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的建议”(市人大第JY20230033号建议)“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100号提案)“关于加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128号提案)等重点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布《市科技局关于启动武汉市重点中试平台建设的通知》,推动高性能钛合金零配件、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创新药和高端制剂、合成生物学等10家重点中试平台建设。今年以来,立项支持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全国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全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164家,其中国家级16家,位居全国前列。深化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服务,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达到320名。截至2023年9月28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已达1820.45亿元。
(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主体潜能
今年我局主办的议提案“关于推进市级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194号提案)“关于加快我市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建议”(市政协第20230314号提案)等重点关注科技领域改革。
对标该类议提案,我局认真学习先进地区做法,开展新型研发机构优化提质工作,起草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启动新型研发机构调研评估。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制发年度改革任务清单,召开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会,建立“每月调度、半年报告、年度评估”协调推进机制。做好2023年度全面创新改革揭榜工作,联合市发改委,协调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揭榜2项改革任务。推进科技人才综合评价和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探索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武汉市财政科技项目成果管理办法》。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将议提案办理工作与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结合,以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为目标,积极探索议提案办理的有效方式,全面推进议提案办理工作提质增效,为建设创新涌动的英雄城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