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23个“双碳”产业项目落地
9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沙湖碳心·沪链未来”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双碳”产业招商推介会上,23个“双碳”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武昌区,预计带动“碳投资”超67亿元。
武汉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所在地,构建了全国、湖北、武汉碳普惠三级碳市场。武昌区以“环沙湖双碳经济带”为核心载体,打造了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碳汇大厦,已吸引了460多家涉碳服务企业、机构落户武汉,培育出“技术研发—产业集聚—场景应用”全链条生态。
推介会现场,绿技行(上海)科技“双碳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汽中心—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汽车碳足迹开发平台及氨能应用等23个长三角“双碳”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武汉,标志着沪汉“双碳”产业合作从资源对接迈向实质性落地新阶段。
签约企业誉照新能源(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零碳综合服务商,在全国设有30余家分公司。今年,集团将中国总部迁至武昌区碳汇大厦。“武汉是全国碳资产登记结算的核心枢纽,我们搬来与中碳登‘上下楼’办公,企业碳结算数据可直接对接核心数据池,极大节省了沟通成本。”公司董事长黄昱衡说,上海与武汉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将推动金融与产业有效对接,实现“绿变金、金变绿”的高效转化。
当天,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概念性规划研究成果,提出以滨江数创走廊、环大学创新发展带、“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新三区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打造全国碳金融和“双碳”服务业集聚区、全国低碳应用场景先行示范区、“双碳”经济国际交往与展示中心“两区一中心”。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相关代表分享低碳绿色建筑领域实践成果,将与武昌区开展国际碳交往合作。
武昌区为4位长三角“双碳”领域领军人物颁发“武昌区招商大使”聘书,并发布武昌人才十条,支持引进和培育碳金融、低碳科技等领域高端人才,为“双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碳汇大厦为核心,持续扩大“环沙湖双碳经济带”集聚效应,强化与长三角地区在绿色技术转移、碳资产交易、低碳场景共建等方面的协同,构建“政策+产业+资本+人才”的“双碳”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