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空天信息专场举行 签约5.2亿元

发布时间: 2021-10-14 10:45 发布单位: 来源: 成果转化处


10月12日下午,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空天信息专场在东湖高新区举行。活动共签约24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金额共计5.2亿元。


据了解,空间信息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武汉市空间信息行业企业总量已突破1000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不断加速与其他新兴产业的融合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武汉在导航与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两大领域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全国第一张北斗地基增强网、第一套全数字空间信息处理系统、第一块北斗民用高精度芯片、国内三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有两个都诞生于此。



现场,刘经南院士围绕北斗系统的建设背景、作用、优势、和未来发展等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自己的北斗系统,在安全性、定位精准度、双向通讯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



签约环节,24个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空天信息科技成果与企业成功对接。如纵横天地的铁路三维测量车图像识别系统、海微科技的行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中仪物联的排水环境治理装备、易得路位置公司的可穿戴室内定位设备、海翎光电的电力健康诊断巡检机器人、大水云科技的河流水位流速流量监测系统等,涉足无人驾驶、位置服务、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其中,珞珈伊云成立于2020年,依托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核心研发团队90%都为硕博学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研发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系列产品,已完成产品小批量试制及销售,并在多地的电力线路巡检、农业林业调查、地形测绘、城市三维建模等方面投入应用。



路演环节,高分辨率偏振遥感小卫星系统、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声子晶体技术在定向声场景中的应用、纳米负离子消毒清洁产品等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




目前,武汉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空间信息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打造了以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相结合,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空间信息企业孵化成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