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大健康专场举行
10月19日,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大健康专场举行,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江夏区人民政府、武汉市科技局承办,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协办。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和武汉企业成功对接,21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4亿元。
活动上,湖北洪山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表示,营养食品、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医学的科学与产业联动发展应成为人类健康科学的模式和方向。
他介绍,对大健康产业的关注,要从“食从口入”这个环节开始,就是人们吃的东西必须有营养。洪山实验室目前正关注的就是从生物种业源头开始关注营养健康以及提供健康水平的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育种只关注产量。粮食安全的理念是不断演进的,不断增长的总需求、人类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为了粮食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
对于发展大健康产业,张启发院士也表示,江夏位于武汉南部,很有优势,有用于种植水稻的耕地等农业生产的空间,同时做食品营养也需要与医疗相结合,除了关注食品品牌也要关注产业链后端的效果,江夏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以及较完整的大健康产业链。
签约环节,共建水产绿色健康研究院、一种基因重组蛋白的低成本纯化和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基于多维数据挖掘的智慧健康管理产业供应链平台系统等21个成果项目和武汉企业成功对接。
其中,第一次参加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湖北至正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相中”华中农业大学张永安教授团队,企业投资1000万元,双方共同建立“水产绿色健康研究院”,重点开展水产动物疫苗、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功能性营养品、水质改良剂等方面的科技项目合作研究与产品研发。
路演环节,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卫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4项大健康领域优质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与推介。
武汉市有关部门介绍,武汉正处在加速打造“一城一园三中心”、建设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谋划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关键时期,也处于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聚焦武汉的最佳历史机遇期。如今,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辐射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与销售、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和健康体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而武汉已成为华中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发展蓝图已然显现。
近年来,江夏区立足自身优势,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并将其作为江夏区疫后经济重振的“起步弹跳器”。江夏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按照“一园三区、产城融合、药械联合、医养结合”的产业定位,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武汉市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