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35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8-26 11:55 发布单位: 来源: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院士经济”作为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的一把金钥匙,在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院士在产业发展及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使“院士经济”成为武汉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我市做了如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院士经济发展,组建设立工作部门,专司推进院士经济发展之职

今年,院士经济受到市领导大力关注和支持,探索发展院士经济新模式被列为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创新项目、市领导领衔推荐“争当全国深改排头兵”项目和市委年度重点创新项目。由此,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市科技局制定了2018年探索发展院士经济新模式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市科技成果转化局专门成立了院士经济工作部,重点负责全市院士合作项目的培育和落地跟进,以及对外地院士专家团队的引进工作。

二、设立院士科研项目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用于支持院士及其团队科研项目建设及成果转化

一方面,市科技局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在启动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中新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拿出一个亿的专项资金支持全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明确规定优先支持院士及其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每个项目最高予以500万元财政补贴。

另一方面,在市招才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等单位的大力推进下,武汉今年成功争取到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首支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总部级母基金50亿元落户武汉。该基金将辐射中科院系统104家研究所、3所高校等单位,充分挖掘中科院院士专家团队的各领域尖端技术成果,全面深化以院士专家团队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深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平台发展政策环境

    2016年,市科协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纳入市级考核目标,并对考核合格的工作站建站予以30万元专项经费补助,同时市人社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财政局出台了《武汉市院士工作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实施院士工作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入站院士给予每人每月1万元的工作津贴,对经认定武汉“城市合伙人”新引进的院士,还可享受一次性200万元奖励补贴等待遇。

尽管争取到了一些政策资金,但30万元的政策补助,相较于国内先进城市和同类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展,支持力度的确非常有限,亟待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17年年底,市科协研究草拟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代拟稿),拟争取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政策性文件,从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经费安排、税收优惠、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全方位加强和改善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制度建设。文件中专门写到,对获批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补助标准由3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单位所在区(开发区)还应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切实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该文件已报送市政府办公厅,待相关领导深入研究、通盘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支持院士科技成果在汉转移转化,加快促进院士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院士科研项目争取国家及省科研经费支持,将院士科研项目优先纳入市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范围。2018年下半年拟设立院士专项,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院士成果转化项目,从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市、区两级各相关单位组织专班,联动配合,共同服务好两院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帮助解决院士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困难和关键问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平台建设。针对“我市《武汉市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清单(2017版)》未将国家级的‘国家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平台列入奖励范围”的情况,市科技局将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相关专题研究,修改完善创新政策,争取能够实现将“国家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纳入国家级创新平台奖励范围的目标。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