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68号建议的答复
一、将汽车软件纳入全市软件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2022年12月,我市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武政〔2022〕27号),明确将汽车软件纳入全市软件产业发展的10个重点领域之一,提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软件技术创新研发,鼓励校企联合打造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汽车芯片、汽车软件等检测认证能力,支持武汉经开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扩)建特色软件园区,支持光庭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近年来,我市培育引进了黑芝麻智能、湖北芯擎科技、亿咖通、武汉杰开科技、二进制半导体、光庭信息等汽车软件企业,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频出,市场推广迅猛。今年新签约了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研发中心、普塔科技研发中心、复睿智行、蘑菇车联等汽车软件企业和项目。
二、加速布局建设汽车软件安全相关平台
2022年,我市出台《武汉市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武政〔2022〕12号),明确提出“410”工程,其中包括每年打造10大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目前我局围绕省、市五大重点产业,正加速布局建设车谷实验室、智能汽车芯片生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汽车信息安全技术中心、车城协同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与东软集团合作成立武汉车谷车联网安全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领域,结合武汉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优势资源,聚焦车载信息和软件安全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目前已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我们也积极推动东风公司加快建设汽车软件工程研究院,强化车用高性能算力数字底座、数字中台和数字云服务。
三、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准体系
目前,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已形成6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项(《室内空间基础要素通用地图符号》);行业标准3项(《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规范》《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生产技术规范》《自动驾驶卫星差分与惯导组合定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项(《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特征定位数据技术规范》《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建设标准(总则)》)。同时,2022年已修订完成《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细则简化了流程手续,减轻企业负担;允许商业化试点,探索商业运营模式;允许进行远程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四、积极支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管理平台
一是武汉经开区已试点启用车城网平台,该平台是车联网和城联网通过城市操作系统融合、集城市动态和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平台,提供构建智慧城市底座、广泛接入各种基础设施、横向打通各类信息系统、支持多种双智应用四个方面服务,技术体系涵盖5G、C-V2X、人工智能、北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目前我市作为首批综合试点城市,正按照国家双智办要求牵头编制车城网数据接入国标。二是搭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平台。该平台与车城网平台部分数据联通,用于监管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L3和L4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产品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目前已接入百度、新石器、小米、轻舟智航等多个测试主体的自动驾驶车辆,实现了对测试主体及测试车辆的监管。三是按照中央网信办《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积极配合省委网信办开展全省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备案工作,推动规范全市汽车数据处理。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意见建议,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安全平台建设、安全监测评估体系打造、数据安全规范设置等方面,全力推进我市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东风、东软睿驰、车百研究院等重点单位牵头组建汽车软件安全领域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已有软件安全相关平台建设;二是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三是将积极推动武汉经开区车城网平台升级为全市统一平台,逐步扩大平台接入范围,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进行全生命周期建设,建立车联网数据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