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编者按
当前武汉正处于发展转型“闯关”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武汉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转型、根本动力在改革。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闯关转型”凝聚强大思想共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了“闯关转型、担当作为”支部大讨论,面向市直各机关党支部书记、处长征集了一系列“闯关转型”的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现开辟“处长谈转型”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全力推进发展转型“闯关”贡献机关党建力量。
本期邀请
市科创局战略规划与资源统筹处
党支部书记、处长 郑雪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提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赋权、人才评价等改革试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和“先用后转”模式,推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市委全会明确的改革要求,积极推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等22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
二是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化战略科技支撑

九峰山实验室
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巩固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成效,引导8家在汉湖北实验室打通“研究-转化-服务产业”的路径,产出10项以上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重大成套装备和工业基础软件,带动工程建造、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
三是推动核心技术突破,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红外芯”
推动已组建的10家联合实验室产出一批重大成果,面向未来和前沿领域新组建2-3家联合实验室。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关键环节局部跨越式发展。实施100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推出更多标志性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四个计划”,大力发展研发产业。以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升级颠覆性技术专业化培育支持体系。
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畅通资源要素循环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在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建设10家以上概念验证中心。在先进半导体、深地深海深空等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建设15家以上中试平台。持续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人才层次高、激励机制全、服务效果好的新型研发机构。实施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建好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武汉节点,策划举办高质量的“武创荟”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培育“汉版”技术经理人。
五是推进开放协同创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4“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颁奖仪式
支持国际企业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展,鼓励外资企业在汉建设研发中心,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协作,持续实施都市圈协同创新科技项目。加快推进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持续举办各类高水平“赛会展”活动,力争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汉落地。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