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043号提案的答复
一、关于建立健全医工协同创新机制
市科创局高度重视医工交叉协同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设立医工交叉融合专项,聚焦重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邀请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医工领域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在微创医疗器械、植入式医用材料、植入式人工器官、新一代激光治疗设备、医学影像设备等细分领域编制科研攻关项目指南,加快推动一批国际首创、国产替代的医疗器械成果在汉转化。通过项目实施,推动硅基生命转化同济医院成果研发的“植入式人工膀胱系统”在2024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中获“最具投资价值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奖,推动唯柯医疗转化协和医院成果研发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获2024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奖。市科创局前期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和今年支持微星坦医疗转化同济医院成果研发的“微创心肌切除系统”在武创院向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展示。
市卫健委积极对接深圳迈瑞医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深度合作。市中心医院联合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数智化手术示范基地,医工融合共同开发微创介入AI手术机器人。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中科极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多核磁共振应用示范基地及教学中心”,医企共建创新产品实践场景。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医工交叉细分领域发展需要,在医学影像设备、医疗手术器械、生物医用材料、智慧医疗设备、脑机接口等细分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优质创新成果,孵化培育一批高成长力科创企业。
二、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将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医工结合领域重点企业纳入《武汉英才计划举荐目录》,赋予企业人才举荐权,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医工结合人才。市人才工作局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举办2025年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医工结合与健康赛道专项赛,聚焦华科大工学和医学优势专业,以赛为媒、以赛识才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优势深入融合。
发挥武创院在人才招引、投融资等方面优势,以“拨转股”方式,推动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团队研发的“全降解无线植入式颅内超声传感技术”加快转化,成立武汉恒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推动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研发的“暴发性心肌炎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转化落地,成立武汉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步,我们将以争创国家高水平吸引聚集人才平台为目标,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政策体系,大力聚集各类人才,为我市医工交叉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发展壮大我市生命健康产业,我市出台了《武汉市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武汉市加快生命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打造国家医疗创新高地实施方案》等,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基地,推动生命健康突破性发展。
2024年,我市印发《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本单位;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开展技术交易活动并办理技术合同登记的,可按照规定获得70%-90%的现金奖励或者股权激励;加大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力度,加速推动维权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作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等。
为鼓励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我市印发《武汉市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高校教师以其主持研发的医工交叉成果创办企业,将技术转让到账经费、企业缴纳税收等创新创业成效纳入职称评聘和相关绩效考核指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以上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为医工交叉产业提供较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四、深化医政产学研用结合
围绕医工成果产业化需求,市科创局加快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先后在医工交叉领域认定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等6个概念验证中心和微创精密手术医疗器械等6个相关中试平台,其中,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稳健医疗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多项国际体系认证,建有织造、后整理试验线及染整、化学、物理、气味、睡眠实验室等检测平台,致力于纤维基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现有转化项目10余项,其中2项成果分别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在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奥绿新中试平台针对医工融合创新转化的痛点和难点,搭建了设计开发、工艺开发、验证与注册、规模化量产四项核心能力模块,先后转化创新医疗器械产品400余个,已获证产品70余个,其中“三维心内导引针鞘”等4个产品进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转化的“微创心肌旋切系统”成果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下一步,我们将在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智慧医疗设备、脑机接口等细分领域认定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为医工融合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提供可行性验证和综合性、一站式中试服务。组织医企对接活动,协助医工合作需求精准匹配资源,推动供需高效衔接并促成合作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