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160号提案的答复
一、关于“出台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行业标准”的落实情况
(一)加强科技服务业规划部署。出台制定《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明确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月28日,市政府召开“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座谈会,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加快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近期,市科技创新局结合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实际,把握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正在谋划《武汉市科技服务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推广、科技中介、创业空间、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服务经济。
(二)出台专项工作行动方案。市发改委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将科技服务业作为重点领域着力推进,制定出台了《武汉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研发和科技推广、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等5个科技服务领域重点行业列入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市科技创新局印发《武汉市推动研发和科技推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加快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目标,提出了3年建设任务和具体指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武汉市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着力推进实施供给能力提升、行业规范引领、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驱动成果转化加速、扩展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七大工程,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向更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三)推进科技服务标准化建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国家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试点期间,着力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支撑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赋能。市科技创新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系统推进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载体建设的标准化工作,推广平台建设标准、服务流程规范与绩效评价体系,今年以来新增概念验证中心16家、中试平台20家,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二、关于“出台科技服务业专项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加大科技服务业政策支持力度。市科技创新局制定《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实施技术交易“四方有奖”,支持在汉企业购买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按其上年度技术开发、转让和许可交易额的8%给予奖励,按交易额的2%奖励成果提供单位(高校院所等),按交易额的1%奖励提供服务的本地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对技术经纪人的奖励比例不得低于机构所获奖金的30%。持续推进中试平台开放共享,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强中试信息交流、资源共建共享、产业链对接协同,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并对中试平台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定期对市级备案的概念验证中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鼓励多元主体共同设立种子基金,引导国有基金参与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探索概念验证“拨转股”支持模式。鼓励引导各区聚焦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科技,探索“拨转股”方式支持概念验证项目。
(二)强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市人才工作局着力破“四唯”,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开展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现代服务(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申报评选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举荐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专业人才申报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已推荐两批次共计8名人才入选武汉英才。不断加大知识产权职称评定推广力度,目前本地执业专利师达818人,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知识产权师721人,其中高级职称117人,中级职称604人。市科技创新局出台《武汉市技术经理人及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成立武汉市技术转移研究院,常态化培养“懂武汉、懂专业、懂市场、懂政策、懂金融”高水平技术经理人。
(三)激励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提升。市科技创新局联合武创通公司发布“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建立技术需求采集奖励机制,对平台签约的技术经理人发布的真实需求给予奖励,单个技术经理人最高可获2万元奖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武汉市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武市监规〔2023〕2号),我局每年选取不少于8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品牌机构培育,每家给予20万元资助,引导培育一批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服务机构。
三、关于“整合科技服务产业上下游资源,加强行业规模建设”的落实情况
(一)加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区内已集聚46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近5000人,实现产值10亿元。组织经开区申报湖北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并于今年4月份获批,力争通过三年建设期,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60家以上,从业人员达400人以上,打造立足车谷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
(二)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动以信用评价为载体的商标代理监管工作,召集全市商标代理机构代表召开湖北省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武汉工作推进会,促进全市商标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我市首批601家商标代理机构及1000多名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结果均为A级。市科技创新局充分发挥武汉科技服务业联盟等组织的行业引领作用,鼓励联盟研究制定科技服务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支持行业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举办论坛、沙龙、路演、培训、专场对接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联盟成员常态化的互动交流,打造科技服务共同体,提升科技服务综合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科技服务业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概念验证、工业设计等高附加值服务,打造专业化集聚生态,推动“科技+金融+场景”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