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312号提案的答复
一、统筹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一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为推动我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2024年以来,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未来产业领域,在光电子信息、新材料、未来健康等10个产业领域,全市备案32家概念验证中心,概念验证资金总规模超4亿元,验证支持198个项目,提供验证资金4815.15万元,为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指导成立概念验证中心联盟。2025年6月,为促进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健康发展,在我局指导下,由武创通公司作为秘书长单位牵头,九峰山实验室等10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单位发起,32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共同成立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联盟,搭建信息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提升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早期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和成本,助力武汉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三是科学统筹“十五五”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向专业化发展,引导概念验证中心聚焦具身智能、基因技术、算力芯片等未来产业创新需求,挖掘和遴选萌芽期、初早期优质技术,培育和引进高质量创新成果,提供原理验证、技术验证、产品验证、市场验证等关键环节,以及专利培育、创业孵化、法规咨询、商业计划等全链条服务,助推颠覆性、前瞻性技术成果跨越“死亡之谷”。
二、金融助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一是建设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2024年9月,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正式启用,基地搭建了科创金融线上平台,以及上市、债权、股权、保险等服务中心,旨在汇聚资本力量,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单位在内的社会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科创金融资本服务。打造“科创点金汇”系列投融资对接活动,支持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投长期”,引导金融资本赋能聚焦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为概念验证阶段早期项目引入资本活水。
二是鼓励多元主体共同设立种子基金。2025年6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城实验室等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单位与长江产业集团楚天凤鸣基金现场签约,共同设立我市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该基金将对有创意、有创新、有创造、有未来的早期科创项目和创业团队提供有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投生态,推动科技成果从概念到样品、到产品、到商品。
三是探索概念验证“拨转股”支持模式。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梳理重点城市“拨转股”政策做法,鼓励引导各区聚焦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科技,探索以“拨转股”方式支持概念验证项目。2025年7月,东湖高新区首个采用创新财政资金“拨转股”机制的概念验证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东湖高新区国资平台光谷金控、产业社会资本浩华磐泽(厦门)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签约,聚焦智慧病理产业赛道,探索财政资金“拨转股”市场化运作路径,推动优质技术成果转化。
三、政策引导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2024年4月,我局出台《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武科规〔2024〕2号)。依据办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聚焦产业、开放共享、动态管理的原则。概念验证中心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对经备案的概念验证中心的服务情况实施绩效评价。2025年6月,我市出台《武汉市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政规〔2025〕7号),明确根据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支持金额、带动社会投资等情况,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四、人才保障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加强技术经理人培养,为概念验证中心提供人才支撑。2025年5月,我局出台《武汉市技术经理人及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推动技术经理人行业从“粗放”发展转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启动技术经理人及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备案工作,建立全市技术经理人才库,98名技术经理人提交备案申请材料,30家单位反馈有事务所备案意愿。常态化开展“汉版”技术经理人培育,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投控集团等举办专场培训5场,新培训技术经理人720人。
五、场景支撑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一是推动应用场景资源开放共享。在市经信局设立全市场景开放和创新办公室,加强场景协同联动,推进场景开放成体系,发布首批31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和工业软件十大优秀应用场景,可为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场景支持。其中,我市低空经济的创新应用场景被央视《经济半小时》宣传报道。
二是建设行业专区提供场景支持。我局联合市体育局、市政府国资委,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武汉节点建立行业专区,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及应用场景,可为概念验证中心提供项目来源及场景支持,协同科技网格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推动行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已建设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体育专区,专区已征集84个科技成果,10个应用场景;已建设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国资专区,专区已征集7个科创需求,5个应用场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等主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建立专家库和早期成果池,联动基金挖掘支持初始验证成果核心价值,建立里程碑式支持与验证服务机制。加强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概念验证中心政策和建设经验的学习借鉴,结合武汉市实际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展。

